高考專家指導:志愿填報學校與專業該如何選擇(2)
選報學校三把握
一是把握名校與升學的關系
有的考生和家長最擔心的是能否升學,因此在填志愿上不愿冒險;有的考生和家長專填冷門學校,而不考慮考生的興趣和特長;還有的考生和家長則抱著非名牌大學不去的想法。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所以,在保證升學的前提下,選擇較好的學校當然比較理想,但是填報志愿時,考生不能為求名校而忽視自身的實際情況,也不能盲目保守,而阻礙自己將來的發展。
二是把握高校地點的選擇
有的考生選學校地點時喜歡選大都市,非“北、上、廣”不去。其實,非中心城市也不乏名校,如山東大學、吉林大學、重慶大學、蘭州大學等。這些學校在所在地區的錄取分數都很高,但在北京的錄取分數往往僅達到一本控制線或略高。
選擇北京高校還是選擇京外高校?造成這一矛盾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高校在制訂招生計劃時,一般是所在省的招生數大于外省,考生的心理是填報招生數多的學校或專業,被錄取的希望會大一些;另一方面是一些考生不愿意外出讀書,特別是北京考生,由此造成北京的高校及專業過分擁擠,京外高校及專業受到冷落。所以,考生一定要結合各種因素,認真考慮,以求被滿意的學校和專業錄取。畢竟,當代青年也要有“好兒女志在四方”的豪情。
三是把握錄取分數的波動趨勢(俗稱“大小年”)
高校錄取“大小年”是指高校在某省這一年錄取時分數比較高,下一年錄取時分數下降,如此循環的現象。這種錄取分數的波動幾乎在所有學校都存在,只是有些學校的波動幅度相對較大罷了。因此,在參考有關錄取資料時,考生一定不要只看上一年的情況,要參考近3年的情況。
選擇專業莫盲從
填報志愿除了選擇學校外,專業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學校名氣大,未必所有專業都很強;相反,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強項專業。因此,考生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切莫盲從。
錄取時,當考生分數達到所報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則可被投檔至該校。但是考生最終能否被錄取,則要看其能否被所填報的具體專業錄取。所以,考生要重點關注自己被投檔進入學校后,該校安排專業錄取的方式和原則。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