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心態:用平常心對待高考(2)
家長篇:平靜地當堅強后盾
孩子有壓力,家長也要減壓,很多的家長在高考前夕甚至比孩子更緊張。趙順法老師建議,家長們不要說類似“好好考,不要緊張,考不好也沒有關系”、“再堅持一下,好好把試考完,你和爸媽都解放了”等話,因為這些話只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而媽媽的一個擁抱、爸爸拍拍肩膀等肢體語言就足夠表達你對孩子的愛。如何以平常心去對待高考呢?趙順法老師提醒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家長需要做的是對自己有個清晰的定位,在面對高考這一問題上,要時刻牢記自己只是高考的助跑者,而非運動員本身!所以家長只應該起到輔助作用,切忌喧賓奪主,避免加重孩子的焦慮感。
其次,千萬別把自己所有的快樂和幸福都建立在孩子高考這一件事上,要用自己的積極情緒帶動孩子的積極體驗,只有自己放輕松了,才會在潛移默化中平復孩子的緊張情緒,讓他們以一種更專注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
另外,對孩子做到心中有數。相信孩子有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沒必要事事過問,否則,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家長只要做一些分析性或糾正性的指導就很好,至于具體要做哪些題目、看哪本書,家長大可不必盯得太死。在學習方面,家長可以注意幫助他們收集一些復習資料。
在與孩子溝通時,以心平氣和的態度去交流,傾聽孩子的需要,了解孩子最真實的想法;運用一些心理暗示去關注和鼓勵孩子,讓他們以充足的自信和良好的心態去面對高考就可以了。
一句話,關心要適度,監督有分寸。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