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談高考:“零分作文”要不得(3)
選擇“零分作文”還是選擇放棄高考?
徐孟男在網上這樣勸說其他高考學生:有好多和我當年一樣沖動無知叛逆的網友說,看到網上的零分作文,感覺零分很牛都想效仿,還有幾個差點在今年高考上寫了零分作文,他們很幸運,沒有選擇零分的道路,可有一個在數學試卷上寫了對考試不好的東西,結果數學被判0分,他說自己看了網上的零分作文,就感覺教育制度不好,就想反抗!隨著網上越來越泛濫的虛假零分作文的流傳,不免在下一年高考時再次更加猛烈觸及幼小考生的神經,他們很可能在考試的剎那間就走上零分的不歸路。當年就是這些零分事件害得我考了0分!而現在誰來拯救我們幼小的心靈?
顯然,一個經歷過“零分”卻承受不起其代價的人,必然會后悔。
作文分在語文試卷中占不小的比例,一旦選擇“零分作文”,語文分數勢必收到影響,今兒影響到整體考高成績。然而對于中國大多數人來說,高考目前還是社會選拔人才的主要制度,而社會里所謂的很多門檻,需要學歷去跨過。也許你仍然對此呲之以鼻,認為當今有這么多放棄高考的人,依然成功。但我們必須看到曾經放棄高考的,大多是特例。無論是羅永浩、韓寒還是李想,他們的成功都是特列,他們的共同點之一是放棄了高考,他們的共同點之二則是他們都天資聰穎,且對自己的理想執著奮斗。而對于大多數人普通人來說,高考仍是邁向世俗成功的主要途徑。自從1977年高考正式恢復后,公眾上升的通道拓寬,很多人丟下鋤頭重新拾起書本。才有了幾十年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壯觀景象,而且不得不承認,很多人尤其是農村的孩子走出了貧窮,改寫了人生。
猶如徐孟男所說,選擇“零分作文”,就要做好高考失敗的準備。同時,應該明白憤青存在是必須滴,但我們要選擇好的方式去奮憤!我們不能傷害自己,不能傷害父母!如果你真想考零分,希望你滿足以下條件才考慮零分:第一,你不需要高考來上個大學;第二,你要明確知道零分并不能給教育帶來什么,而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傷痛;第三,你要能夠承受零分帶來的壓力!
所以,如果你要選擇參加高考,就不要想著借高考表達自己多有個性多有想法,批判這個議論那個,更不能抱著“嘩眾取寵”的態度,畢竟,高考也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否則,就像那些放棄高考追求另一個夢的人看齊。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