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高考,900萬學子如何迎大考?
6月7日至9日,2012年高考即將在全國展開。根據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報名參加高考的人數達915萬。針對近年來頻繁發生的高科技作弊,教育部首次修改了8年前公布的《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各地在此基礎上相繼出臺了更嚴厲規定:攝像頭360度監控,手機手表禁入考場,水杯筆袋必須透明,一些地方規定考生只能帶準考證和身份證入場“裸考”……種種新規被公眾稱為“史上最嚴”。
作為900余萬考生的人生大考,“堅硬冰冷”的高考規定如何在防范作弊同時讓考生不受影響、盡情發揮?又如何將“公平公正”延伸到高考招錄的每一個環節?
防止作弊,高考規定“史上最嚴”
新發布實施的《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涉及30處修改,進一步細化考試作弊的認定規則,加大懲戒力度。根據新《辦法》,只要考生將手機帶入考場,無論開機與否,都將視為作弊。新《辦法》還首次將“加分資格作假”認定為作弊行為,同時加大對作弊的懲罰力度,從原來的“取消當次考試成績”改為“停考1至3年”。
在此基礎上,各地紛紛出臺更為嚴格的高考紀律:廣東今年首次明確,禁止考生隨身攜帶不透明水杯和筆袋;江蘇則規定考生不能帶手表和金屬物品進入考場;上海將高考試卷的交接、分發全過程進行360度無死角監控,相關錄像每隔6小時回放一次。更有甚者,湖北只準考生帶身份證和準考證進入考場,其余文具統一配發,被考生戲稱為“裸考”。
面對高科技作弊的嚴峻挑戰,今年高考還將全面啟用配備視頻監控和防作弊系統的標準化考場。江蘇省教育考試院院長劉炳貴介紹,目前全省高考294個考點、1.6萬多個標準化考場均已建成,將于高考期間全部投入使用。上海2000余個標準化考場也于6日布置完畢,通過多重技防、物防手段,提升高考安全系數。
華東師范大學校長俞立中贊同從國家層面加強考試紀律的嚴肅性已是當務之急:“對基本的底線,不管是個別考生還是家長都還有模糊的認識,這種很可怕的風氣必須用重藥。”
“高考公平的基礎是分數的真實,杜絕舞弊是公平錄取的保障。”上海交大招生辦主任陶正蘇表示,雖然我國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探索不斷推進,招生錄取方式日趨多元,但高考分數仍然是最主要的錄取依據。以上海交大為例,學校今年預留了一半左右的招生計劃,保證參加高考的考生擁有相當的升學機會。
高考嚴規也讓一些考生感到“有些別扭”。“今年高考不讓帶手表讓人有些不習慣。”南京的考生丁順強說,平時模擬考試,他都是自己帶手表看時間:“不過這是對所有考生都‘一視同仁’的,我也會認真遵守。”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