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基礎樂理之什么是三和弦
三和弦:
我們其實常說的和弦(為了大家看上去習慣這一段我基本沿用“和弦”的稱呼,少用“和聲”這個標準稱呼)都是三和弦,只是約定成俗的大家都不寫“三”這個字而已。
為啥叫三和弦呢?
話要從這里說起,在本文第三段落“什么是調”的最后,我們介紹了音域的趨勢,其實,就是音階本身,趨勢性也是很明顯的。我們還用最常見的自然大調12345671為例,我們知道音階的主音是1,那么我們先議論旋律,用最簡單的連續2個音的旋律來聽,以1開始,分別彈出12;13;14;15;16;17;11;仔細對比之,你會發現13;15;11聽起來最順耳,12;14次之,16再次之,17就聽著比較別扭了。這就是音符的趨勢性,在更仔細的對比13;15;11你會發現,最不打架的是11,但缺少變化,最美的13,但又有些過于情調化,最好聽的其實是15的旋律,既有感情又不失氣度。我們再用和聲理論印證一下,用最簡單的2個音的和聲來聽,以1開始,分別同時彈出12;13;14;15;16;17;11;仔細對比之,你會發現13;15;11;14;16聽起來最順耳,12次之,17還是聽著非常別扭的,在更仔細的對比13;15;11;14;16你會發現,11;13的問題和彈旋律時一樣,14;16的和弦也有類似的不完美的地方,相比之下最完美的和弦還是15的組合。這樣就產生一個概念,在音階12345671中,與主音最和諧的是五度音5,有人把音階反過來彈,就是按照17654321的順序研究,也發現最和諧的是五度音,不過反過來時,主音的五度就變成了4,這不難理解吧。17654321從第一個數到第五個,不就是4了么。于是人們就規定,在音階中,主音的上方五度音(12345671的那個5)起個名字叫做屬音。有主必有屬嘛。下方五度音(17654321的那個4)的名字就叫做下屬音。從上往下數的屬音就叫下屬音吧。
認真的朋友可能這會兒也在拿著琴做剛才的那幾種兩個音符的旋律和聲的對比研究,細心的你發現沒有,不管是旋律還是和聲,17放到一起就給人感覺很不舒服,總有一種非常別扭的感覺,這就是7這個音的特性,它總是讓人覺得不穩定/不舒服,聽到它時潛意識里總有一種要找個辦法改變它一下的沖動,于是人們也它起了個名字叫做導音,就是一聽到它就總是想要趕緊轉到別的音符,有一種強烈的引導出其它音符的功能。閑話到此為止,我們接著說三和弦,既然任意同時重疊出現的2個獲2個以上音符加在一起就叫做和弦,那么豈不是和弦可以有無數種了?沒錯。不過人們在多年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結論是,絕大多數時候三和弦是最常應用的。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