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基礎樂理之什么是三和弦(2)
那么常說的三和弦到底有什么標準呢?
常規的來說它有兩個必需的組成條件,一是由三個音符共同組成,二是由任意的一個音符為根音加上這個音符的3度音再加上5度音。比如音階12345671中135放到一起是三和弦,246也是三和弦,357也是,461還是…… 那么126是不是三和弦呢?當然是,但為何它只符合條件一,不符合條件二也能是三和弦呢。這就是為什么前面我寫到“常規的來說它有兩個必需的組成條件”,既然是常規的,就一定有非常規的啦。當然它也有自己的名字,在基礎講義這里我們暫不做討論。
那么大小和弦是怎么分的呢?
其實道理和分大小調的原理一樣,從根音開始數,剛才不是講根音+三度音+五度音=三和弦么,那么看看根音和三度音之間是大三度還是小三度,再看看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間是大三度還是小三度,如果從根音開始數根音和三度音之間是大三度,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間是小三度,就是說是先大后小,那這樣的三和弦就叫做大三和弦。比如135/461就是大三和弦。反之,從根音開始數根音和三度音之間是小三度,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間是大三度,就是說是先小后大,那這樣的三和弦就叫做小三和弦。比如246/357就是小三和弦。
同時為了避免混亂,人們還規定,在一個三和弦中,不管音高的位置如何變化,只要還是這三個基本音符,則和弦名稱/屬性都不變,比如135的大三和弦,根音是1。那么當在樂器上不管用135還是351還是513……的各種由低到高的音符來演奏的時候,只要音符還是這三個音符,哪怕之間差得很遠,也還把它叫做大三和弦,根音永遠是1。這就是所謂的原位和弦與轉位和弦的概念。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