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在中西部大幅擴招 錄取線在16省市居首
2012年高考落榜生上大學最佳捷徑 免試入學 點擊進入快速錄取通道>>
日前,北京大學校本部2012年高招錄取工作順利結束,共錄取本科生2842人,其中理工類考生1844人,占64.9%,文史類考生998人,占35.1%;男生占56.2%,女生占43.8%,少數民族考生占9.6% .
北京大學招生工作的使命,是緊緊圍繞國家戰略,為加快建成世界上最好的本科教育選拔未來有可能改變世界的優秀中學生,經過四年的培養,使他們未來成長為具有國際視野,在各行業起引領作用的拔尖創新人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乃至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做出貢獻。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北京大學招收了全國最多的包括高考第一名在內的各省市分數最高的學生,這種狀況已經持續多年。但我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面對世界高等教育飛速變革的嚴峻挑戰,高校單純依賴高考分數錄取,忽視對學生的道德修養、理想抱負、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及批判性思維等更為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的考察,既嚴重影響了基礎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實施,也正在扼殺青年一代的創造欲望和創新精神。仍舊沾沾自喜于招收所謂的“高考狀元”,沉醉于所謂“高考狀元”帶來的虛假繁榮,將會使我們日益偏離教育的功能和本質,并逐步喪失判斷能力。長此以往,國家和民族將面臨人才荒蕪的境地,在國際人才格局中也會喪失核心競爭力。北京大學對所謂“高考狀元”的態度是,他們是高考高分群體中的一員,我們歡迎他們報考北京大學,但我們絕不會為爭取他們選擇北京大學而討價還價。“狀元”和高考分數不能成為交易的籌碼。在招生過程中,我們不能喪失教育工作者的靈魂,放棄自己的教育責任。北京大學不但不公布“狀元”數量,也不會把“狀元”數量作為衡量招生成績的指標。北京大學招生工作的重點,將從被動地依據高考分數錄取學生向主動地發現適合北京大學培養的優秀學生轉型,逐步探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拔尖創新人才選拔新道路。
2012年北京大學招生工作呈現六大特點。
一、高度關注公平,切實履行責任,全方位服務國家戰略。
一是積極實施貧困地區專項計劃。根據《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務院扶貧辦關于實施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通知》(教學〔2012〕2號)要求,2012年北大在全國21個省市的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共招收30人,圓滿完成招生計劃。貧困地區專項計劃的實施,為一批綜合素質優秀、意志堅韌不拔的考生提供了圓夢北大的機會。四川考生蘭易是一名羌族小伙子,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他一直名列年級第一,是九寨溝縣恢復高考以來第一個北大學生。湖北咸豐縣一中的杜楊成為北大在湖北首次招收的連片貧困地區專項計劃錄取的考生,也是該縣近年來第一個考上北大的學生。來自安徽省12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望江縣的宋文天今年高考獲得667分,成為安徽省第一位被北大錄取的教育部貧困地區專項計劃考生。得知被夢寐以求的北大錄取后,宋文天同學即興賦詩明志,他寫到:“埋首未名畔,吟哦博雅中。依稀夢中事,切切不可終。曾憶舊時心,盼聞鐘磬聲。行知為家國,男兒當如是。我有鴻鵠志,可期得良緣。愿為勤學子,不負燕園夢。”首批30名貧困地區專項計劃學生,刻苦鉆研、不畏艱難,克服了重重困難,表現出了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據統計,他們均來自縣級及縣級以下中學,其中50%擁有農村戶籍。
二是自主選拔錄取向農村戶籍考生重點傾斜。在2012年《北京大學自主選拔錄取招生簡章》中,明確提出在自主選拔錄取的初審、復試等環節均要提高農村戶籍考生入選比例。最終確定的自主選拔錄取候選人中,農村戶籍考生比例達到20.5%,實現了我們對社會做出的莊嚴承諾。在光華管理學院和經濟學院自主選拔錄取試點工作中,也充分考慮城鄉、地區差異,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不發達地區或者農村戶籍考生,最終光華管理學院入圍的30名考生中具有農村戶籍的共有9人,占入圍學生總數的30%;經濟學院入圍的30名考生中具有農村戶籍的共有7人,占入圍學生總數的23%.此外,在自主選拔的學生中,江蘇考生有七成來自蘇中、蘇北地區,其中大部分為農村考生。湖南29名自主選拔的學生中,有17人被北京大學錄取,其中12人來自農村中學。山西共有6名同學因為品學兼優,且擁有農村戶籍,獲得北大自主選拔20分的加分,其中4名同學如愿進入北大物理、化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和工學院學習。
三是在中西部地區實施大幅擴招。2012年,北京大學大幅增加了河南、湖南、貴州、陜西、寧夏、新疆、西藏等中西部地區的招生計劃,為上述地區優秀考生最大限度地創造進入北大學習的機會。高招錄取時,農村、偏遠地區以及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進行了大幅擴招。經擴招后,河南錄取178名,新疆錄取66人,江西錄取96人,都創下了歷史新高;湖南錄取140人,是近10年來北京大學在湖南錄取學生數量最多的一年。貴州錄取49人,為改革開放以來之最;廣西共有63名優秀學子夢圓北大,比2011年大幅增加了17人;安徽錄取總數為90人,比去年增加21人,增幅30%,總錄取人數達近年最高。內蒙錄取36人,比2011年擴招了12%.據統計,2012年北大在中西部地區共錄取1236名考生,比去年增加95人,提高了3個百分點。
廣大農村、偏遠地區以及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考生以及中西部地區考生雖身處逆境,卻能在艱苦的環境中自強不息,努力拼搏。他們志向遠大,樸實向學,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是北大非常歡迎的優秀學子。從以往情況來看,來自這些地區的考生進入北大后,學習勤奮刻苦,勇于探索鉆研,有進取心,后勁足,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北京大學始終高度關注農村、偏遠地區以及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以及中西部地區考生的利益,將繼續積極創造條件幫助更多優秀考生實現圓夢北大學習的機會。北京大學也鄭重承諾,決不讓任何一位考取北大的學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四是圓滿完成首批飛行國防生招生計劃。北大和空軍聯合招收培養飛行國防生開辟了空軍新型飛行人才培養的新途徑,是北大支持國防建設的重要戰略舉措。2012年北大共招收25名飛行國防生,圓滿完成招生任務。首批飛行國防生綜合素質全面,投身國防事業信念堅定,心理素質穩定,身體條件良好,成績優秀,絕大多數來自縣級中學,且半數擁有農村戶籍。浙江考生吳震在高考中取得701分的好成績,他說“我夢想成為一名飛行員,同時也向往成為北京大學飛行國防生中的一員!我知道《沖出亞馬遜》中軍人的苦,但比起我對成為空軍飛行員的向往,我堅信我也能克服。能進國際一流、國內第一的北大學習是我從小到大的夢想。我能成為北京大學的飛行國防生,今后一定能對祖國國防事業作出貢獻,成為忠誠的藍天衛士,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人生價值。” 山東考生賀家樂從小就憧憬穿上軍裝成為一名軍人,他說:“我更有飛天之夢,當一名空軍戰士,駕戰機與藍天握握手,跟白云說說話,像小鳥一樣在空中自由飛翔,用理想和信念守護著祖國的海天。既能到北大,又能上藍天,十八歲我的夢想就要實現,我高舉雙臂呼喊:我愛北大,我愛藍天。” 山東濟寧一中高爍同學在招飛體檢中,心品成績位列全體飛行國防生前茅。
二、不斷完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拔尖創新人才選拔新道路。
“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是北京大學根據中國國情和世界高等教育發展趨勢探索的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拔尖創新人才選拔的新模式。它的目的是在維護目前高考統一錄取整體框架不變的前提下,嘗試用長期的過程性評價替代偶然的一次性評價,把高校所關注的品德、旨趣、發展潛能等非智力因素納入考察選拔維度。這項制度試點三年來,取得了良好效果,也逐步獲得了社會的認同。2012年,共有256名學生在北京大學2012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中被認定為自主選拔錄取候選人,除4人未獲錄取外,其余學生均在高考中發揮出色,取得優異成績,被北大順利錄取,絕大多數學生如愿以償進入到自己最喜歡的專業就讀。2013年,北大將繼續總結經驗,進一步深化“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改革。
廣東省華南師大附中的袁苗苗, 14歲成為省作家協會的小成員,出版《森林的小屋》、《老鼠學藝》和《書香伴我行》三部著作,并發表60多篇文章,報考北大中文系并如愿被錄取。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學周瑞宇少年失怙,但他勇敢地扛起家庭的責任,為母分憂,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到農村學校開展“情系苗鄉手拉手”活動,帶領同學去敬老院慰問,被北大社會學系錄取。西藏自治區拉薩中學的藏族考生澤仁擁宗政治上堅定可靠,對新事物、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極強,選擇了北大政府管理學院。云南玉溪一中的賴儀同學獲得全省理科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自始至終對北京大學的數學、化學等基礎學科情有獨鐘,毅然放棄境內外其他高校提供的優厚條件,最終選擇了北大數學學院。
推薦閱讀:
還在為高考落榜發愁? 200-400分也能上一個重點大學?上大學最佳捷徑 免試入學 點擊進入>>
想加入白衣天使的行列?卻不知道選擇哪個學校更適合自己?2012國際護理專業院校強勢對比
高考過后,可面對選專業卻開始犯難?到底哪些專業最具發展潛力?哪些專業更好就業?哪些專業掙錢就多?點擊查看
(責任編輯:王錚)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