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高考改革是利是弊(2)
京滬復制山東模式?很難
實現異地高考、取消高考戶籍限制的口號在教育界已經喊了多年,但直到2012年,才終于讓苦盼中的人們見到了一絲曙光。作為高考生源大省 ,山東率先出臺異地高考改革方案 ,規定從2014年起,逐步統一全省各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同時 ,凡在山東省高中段有完整學習經歷的非戶籍考生均可在山東省就地(所就學的高中段學校所在地)報名參加高考,并與山東省考生享受同等的錄取政策,山東就此成為全國首個“吃螃蟹”的省份。
山東為何要試水異地高考?最表面的原因是應對近些年生源的快速下降,從2010年起,山東實際平均本科錄取比例就超過80% ,2011年超過了85%,2013年到2014年,山東高考生源將從最高峰的80萬人下降至40萬人,放開戶籍限制,吸引更多外地考生參加山東高考,可以挽救一些生源不足的學校。
“這只能說是一個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山東想通過帶頭改革,逼著全國其他省份跟進改革,目標就是打破全國范圍內戶籍限制導致的考生受教育機會不公平,如果山東不帶頭,恐怕改革還會懸而未決。”市教育局一位關注異地高考的負責人表示,教育部早就有推動異地高考的思路,可是各省份遲遲不見動靜,山東改革有著試點意義,要為其他省份樹立標桿、提供經驗。
但這位負責人也強調,異地高考在全國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在于教育資源最為集中的北京和上海能否復制山東改革模式。“教育界關于異地高考的爭議分為兩派,而且明顯是京外人士支持、京內人士反對,京內人士能夠列舉出城市容量、不利于全國均衡教育 、擠占北京本地學生機會等諸多理由。”這位負責人說,北京、上海高校最為集中 ,本地學生的錄取分數低,優質高校錄取名額多,現實利益誘惑使京滬很難下定異地高考決心,“現在對于異地高考最熱衷的省份,基本上都是傳統考大學難的地區,今后局面可能是這些省份陸續改革,最后對北京、上海形成包圍,到那時,異地高考改革才可能取得真正成功,但這個過程將會非常艱難。”
異地高考,沒有監督會走樣
每年高考前夕,都會有許多原本居住在錄取分數線較高省份的考生,像“候鳥 ”一樣轉入錄取分數線較低的省市復習迎考,這就形成了高考移民現象。異地高考與高考移民,是否在考取名校上,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呢?
青島58中考生郭媛今年就是在海南參加的高考,并被復旦大學錄取,她在接受記者采訪前猶豫了半天。“擔心被別人誤會成藏有貓膩的高考移民,但我在海南參加高考是完全符合規定的,而且經過公示,問心無愧。”郭媛告訴記者,她屬于駐瓊官兵子女,戶口在上初中時就轉到海南,在58中為借讀生,她說自己的異地高考路并不像外界人想得那樣容易 ,相反,她險些因為山東和海南截然不同的考試方式而崩潰。
郭媛原本并沒有打算去海南考試,在58中文科班中穩居級部前30名的她,對于參加山東高考被名校錄取,是很有信心的。“我在山東參加高考,沖擊人大、復旦這種級別的大學應該問題不大,可老師說我戶口在海南,高考只能回到海南,我就提前半年回到海南上高中。”郭媛到了海南以后,才發現當地高考實行按名次給分的標準分,高考試題內容也與山東出入很大,比如山東是文科綜合試卷,海南是考六門單科,很多知識點是她以前沒學過的,學習氛圍也和山東截然不同。
“在海南一?荚嚦煽兒懿睿易孕判牟铧c被擊垮,幸好及時調整過來。”郭媛慢慢適應了新的考試內容,她今年在海南高考排名全省文科第15名,而前15名中,只有她是在外地上高中的考生,其他考生都是海南當地學生,她認識的一些浙江、江蘇 、湖南等地的外省考生參加海南高考,都考得不好,這說明外地考生在海南參加高考并不占優勢 。
郭媛還見到了在海南高考前3天,才從山東回到海南備戰高考的考生,結局很不理想,那名考生也很后悔,說還不如留在山東考試。“海南當地有不少中介非法辦理高考移民,我就知道,有個外省學校派老師,到我所在的海南高中,找校領導談,希望能夠把一個班的學生都辦到海南參加高考,最后被拒絕了,如果這些非法高考移民真的過來,肯定會侵害海南當地考生的合法權益。”郭媛說,海南教育部門出臺了許多堵截高考移民的政策和措施,她認為,要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異地高考,如果沒有相應監督措施,那么異地高考就可能走樣,加劇高考移民亂象。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