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理科投檔分數線 市外高出市內43分
同一個省份,同一次高考,考取同一所學校同一專業,不同城市生源相差40多分,排名相差4萬多名!昨日,廣東二A批次投檔線公布,深圳大學、廣州大學、東莞理工學院等省內市屬高校今年仍對市內外生源單獨劃線,且市外線遠遠超過市內線,如深圳大學市外理科投檔線高出市內43分,東莞理工學院市外理科投檔線高出市內28分。有考生質疑此舉有違教育公平。
深大市內外最低排名差4萬名
記者查閱昨日新出爐的投檔線發現,今年深大在廣東理科市內投檔線為542分,市外投檔線則高達585分(逼平一本線),市外考生比市內考生遠遠高出43分!文科方面,深圳大學市內投檔線567分,市外投檔線587(比一本線僅差2分),兩者有20分的分差。
從投檔最低排名來看,深圳大學理科市內最低排位為73238名,市外最低排名為29209名,最低排位差44029名;文科市內最低排位為22676名,市外最低排名為11054名,最低排位差11622名。換言之,該校理科生市內外最低排名可相差4萬多名,文科生市內外最低排名可差1萬多名!
“雙重分數線”由來已久
除了深圳大學外,廣州大學、廣州醫學院、東莞理工學院、五邑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等多所省內市屬高校也都設有市內外“雙重分數線”。
東莞理工學院的市內外分差緊隨深圳大學。該校理科市內投檔線為530分,市外投檔線為558分,市外比市內高出28分。此外,廣州醫學院今年理科市內外分差也達到23分,廣州大學理科市內外分差為17分,五邑大學理科市內外分差為12分。文科方面,這幾所學校的市內外分差比理科情況稍好,但依然有10分左右的差距。很顯然,市內考生考取這些學校要比市外考生“著數”得多。
市內外分差并非今年才有的現象。以深圳大學為例,連續多年來,該校理科市內外分差都在40分上下,文科市內外分差在20-23分,該校市外文理投檔分數線因逼近一本線甚至反超一本線,常令市外考生望而卻步。
焦點疑問
為何會有雙重分數線?
市內計劃多+市外生源報考踴躍
為何市內外考生會有雙重分數線?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解釋,因有的學校招生計劃有市內外分配比例,所以會有兩條分數線。記者查閱發現,如深圳大學2012年廣東省深圳市內計劃招2968人,市外計劃招1974人,市內外計劃為3:2,招生計劃明顯向市內生源傾斜。
此前廣州大學招生辦負責人曾向媒體介紹該校“雙重分數線”的緣故:該校每年的招生計劃是60%給廣州,30%給省內其他地區,但近年來廣州每年高考考生才6萬多人,省內其他地區考生有50多萬人,市外考生競爭顯然要更大,分數線自然飆高。該負責人解釋,作為由地方政府舉辦的市屬高校,政府在招生時將多數教育資源分配給當地考生無可厚非,也符合地方性高校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培養人才的宗旨,也因此才有了市屬高校招生計劃向本地傾斜的限定。
不過光用招生計劃多少來解釋還不夠。記者發現,像東莞理工學院近年來的市外招生計劃均略多于市內,但該校的市外分數線仍遠遠高于市內的分數線,市外考生需要憑高分優勢才有望錄取。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昨日接受記者采訪表示,投檔分數線與招生計劃以及考生考試情況有關。如果深圳大學今年的市內外分數差比去年加大,他認為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市內招生計劃比往年增加而市外的招生計劃減少;深圳市外考生報考深圳大學的踴躍程度大于深圳市內的考生。
“其實投檔線不是"劃"出來,而是"投"出來,分數線高低與招生計劃相關,也與報考考生人數相關,如果報考人數多,分數線自然要漲。”廣東省考試院相關負責人解釋說。
不過,對此一位業內招生人士則認為,像東莞理工學院的情況說明該校投放給市外的招生計劃還遠不夠,其實如果沒有人為地分出市內外計劃線,讓考生自由公平競爭,就無所謂分數的高低不平等了。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