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外來學齡子女占全國1/3 異地高考難在“錄取”(3)
異地教育粵需200億
雖然不少人對廣東實行異地高考一舉充滿期待,但談到如何實施,包括民辦學校校長在內的多位業內人士都顯得底氣不足,主要原因是擔心外來人口就地高考、就地錄取,會擠占當地的教育資源。
廣州民辦教育專家信力建認為,若能建立全國的教育財政保障體系則對解決異地高考的問題更有力。
廣東有339萬外來工子女,廣東省教育廳曾測算,如果全部解決其受教育問題,匡算經費要200億元。在現行財政體制下,這顯然是一筆巨額開支。
重在嚴防“高考移民”
異地高考當年收緊的目的是打擊“高考移民”,許多人擔心異地高考政策一旦出臺,會引發很多“投機者”奔赴“低地”,甚至引發新一輪“高考移民”。
因此,有專家分析,異地高考放開多大程度,門檻多高成為最集中的兩個焦點。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曾透露,門檻設置應該考量下列因素:流動人口在輸入地的居住時間長短、納稅情況以及隨遷子女在輸入地的教育完整性。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