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語文作文寫作素材(三)(7)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著名語言學家王寧深有感慨地說,無論現在的大學生學什么專業,打算將來做什么職業,都不能讓他們對中文陌生,對自己國家的文化傳統陌生。
與會的專家學者一致呼吁,漢語教學日趨尷尬,希望能多關注一下大學語文。“我們的學生在畢業的時候,對他們的外語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他們的漢語水平如何,就沒人管了。”這聽起來有點荒唐,但卻是事實。專家們指出,一方面是漢語的國際地位在提高,對外漢語教學成為熱門專業,一方面是國內漢語教學的地位在下降,大學生、包括研究生的漢語水平普遍下降。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不無憂慮地提到,現在的大學生讀書很少,尤其不讀經典,大都是看雜志或是上網瀏覽信息;對于大學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英語,其次才是專業課,用在英語上的時間是專業課的六倍以上。他表示,要給中文一點空間,不然,素質教育就無從談起。
129、讀書是一種回味
之于讀書,回味似乎更雋永更厚重。回味,可造心境。在慢慢掂量中,在細細思量里,讀書人款款走進智慧的芳圃,采擷思想的精華,暢然有了不受名韁利鎖束縛的自由。明代于謙說:“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會無一點塵。”不斷誦讀,不斷回味,還怕品不出書魂、書香、書韻?
回味,需要反復咀嚼且品味。回味書中的情節、細節,哪怕是一句話,有時都可令讀書人以為哲理無窮,視為至寶。
回味,有時妙不可言。所謂“精妙處,忍不住擊節叫好;傷感處,止不住淚眼模糊;激憤處,耐不住拍案而起;諧趣處,憋不住啞然失笑”,乃回味的一種境界。
有人提出,讀書最好是進入邊緣狀態,既能深入其中,又能冷眼旁觀。實現這一目標,回味乃是良方。如果說,回味是一種雜糅、磨合、交流的手段的話,那么讓各種風格與精神資源之間進行反復搗弄,這樣就能讓讀書人的思維顯得飽滿,其精神世界富于彈性.
130、別剝削孩子的勞動
據媒體報道,深圳一小學近日開展體驗教育,專門組織學生爭當“皮鞋美容師”和“小小按摩師”。作為教育的內容之一,孩子們平時得給老師擦皮鞋和按摩。學生們的“服務”,受到了老師們的歡迎,但是這種教育方式也引起了各方的爭議。
如果把學生這種“服務”的對象換成自己或父母,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因為,自己擦自己的皮鞋,鍛煉培養了學生的自理能力。如果是給父母擦皮鞋或按摩,是報答養育之恩,為父母分擔勞動,也理所應當。可是,對老師就不同了。師生的關系是教學關系,不能讓學生進行無償“服務”。老師自己也知道“擦皮鞋和給人按摩都是很臟、很累的活,一般沒人愿意干。”老師平日要得到這些“服務”,要么花時花力自己動手,要么花錢獲得,而現在卻無償從學生這里得到,這是不公平的。
學生的任何勞動只要不是出于公益目的,校方和社會都不能無償占有。該校“開展體驗教育”出發點是好的,但忽視了這實質上是老師對學生勞動的一種不平等“剝削”,因此這種做法是不妥的。
131、閱讀是各種學習的基石
“每當我們翻開書頁,等于開啟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閱讀是各種學習的基石。在我們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們的心靈的,莫過于學習閱讀。”千百年來,人們通過閱讀來獲取知識、提升品位,也藉此得到生活的力量。而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閱讀更是人們獲取信息的有效的基本途徑。然而,在電視、電子游戲和網絡構筑的聲光世界中,孩子與書本的距離越來越遠。近年來,據統計,11歲的英國學童只有60%達到應有的讀寫能力。據全美閱讀評量結果,美國內陸地區幾乎有70%的四年級學童不具備基本閱讀能力。中國青少年的閱讀現狀更令人憂慮,據《中國兒童早期閱讀現狀與對策研究報告》,西方發達國家兒童在6-9個月時就開始閱讀,而中國兒童則普遍要到2-3歲左右才開始閱讀活動;美國兒童在4歲后進入獨立的、自主的大量閱讀階段,而中國兒童平均到8歲(小學二年級)才能達到這個水平;美國孩子的年閱讀量是3萬字,中國孩子的閱讀量是每年5000字,只占他們的六分之一。
閱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如果不在青少年時期培養起這一能力,那么他們“以后會遭遇到讀寫的困難,且困難之高,將難以應付今日世界的需求。”面對這一嚴峻的現實,世界各國都把提倡閱讀風氣、提升閱讀能力列為教育改革的重點,在青少年中紛紛發起了閱讀運動。英國1998年到1999年開展了閱讀年活動,這一年里,政府額外撥出了1億1500萬英鎊的購書經費,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共增加新書2300萬冊;從1998年9月的新學年度開始,小學每天都有一小時的語文課程,專門用來提升讀寫能力。閱讀年活動所點燃的閱讀熱情至今仍在繼續,原本到處可見的閱讀年標語“讀書吧”,如今又變為“繼續讀下去”。在美國,布什上任后,提出“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在后面”的教育改革方案,并將“閱讀優先”作為政策主軸,撥出50億美元的經費,希望在5年內讓美國所有學童在小學3年級以前具備基本閱讀能力。布什夫人也推出“閱讀、閱讀再閱讀”計劃,提醒天下父母,必須在孩子童年時為他們鋪設一條經由閱讀而成功學習的道路。早在10年前,日本政府就積極推廣兒童閱讀運動。2001年底,日本專門頒布了兒童閱讀推進法,并指定4月23日為日本兒童閱讀日。
令人欣喜的是,我們這個自古以來就有著重視兒童閱讀傳統的國家,也于2001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在中國少年兒童報刊工作者協會、全國200多家少兒報刊社的倡議下,開展了全國少年兒童“每天課外閱讀十分鐘”活動。這次活動歷時1年半,有30萬所中小學校近2億人參與。這個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先例,其深遠的影響是令人期待的。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