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歷史命題趨勢預測及分析
2013高考已進入最后階段的沖刺,首先以穩、定、難、變、新五個關鍵字概括介紹了2013年高考歷史命題趨勢;其次,詳細解讀上述關鍵字,并在其中穿插介紹高考歷史核心考點和真題剖析。
2013高考歷史命題趨勢及核心考點解讀
(一)穩:穩中求變、穩中求新
1. 試卷結構:
北京的高考歷史試卷是標準化的命題結構基本已經固定。選擇題12個每題4分共48分,非選擇題6問共52分,一般會在37題的第4問設置表格分析題,不出意外的話2013年的試卷依然將會保持這個結構。
選擇題:12-23
非選擇題:37(歷史學科內綜合題,以一個詞或者概念為主題,從四個角度展開設問,考查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相關知識)。 (1)、(2)、(3)、(4)
39、40(跨學科綜合題,某個設問針對歷史)
注意:37.(4)自2010年開始設置表格分析題,并慢慢開始考察信息分類。
比如:2010年37.(4)根據“張一元”企業發展歷史階段分析當時中國的相關經濟狀況;2011年則為圍繞愛國提煉主題,從表格中挑選符合主題的詞語并加以闡述;2012年則考到從“水與人類文明進步”的某個側面,選出3個關鍵詞并補充關鍵詞加以論述。從以上這些題可以看出它慢慢開始考查信息分類和提取的能力,這是北京地區非常有特點的一種出題方式。
2. 試卷范圍:80% 考點為主干內容
主干:將考試說明中的知識點按照某種邏輯串聯起來,前后貫通,自成體系,能夠反映歷史學科的規律和趨勢。例如:
主干知識:古代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強化
重農抑商政策下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儒學地位的不斷提高
近現代中國:中國的近代化歷程
國共合作與對峙
新中國的建設與成就
近現代的世界:西方代議制的確立及完善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人文精神的復興和發展
(責任編輯:王錚)
分享“2013年高考歷史命題趨勢預測及分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