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作文預測題及范文(1)(3)
四、優秀作文展示
人生,貴在承受
鳥,以一雙翅膀迎接風雨,人,以一對肩膀挑起天地。不管是瘦弱的,還是強壯的,都在默默地承受著天地間的重重壓力。(題記能為文章增添藝術魅力,但要語言精練到位,不可隨意為之)
——題記
透過窗戶,遠遠的望著高山,我為一棵樹而感動。
這是一棵普通卻不平凡的榕樹。
它,滿目蔥蘢,枝椏橫斜,樹冠極大,像是一座磅礴浩大的宮殿。它好像(改為“似乎”較好,避免詞語重復)被樹冠壓彎了腰,不能再筆直地向上生長。可是,盡管如此,它并未低下頭顱,還在向歲月和生命柔韌的抗爭。(長短句搭配,具有較強的感情沖擊力)它是在力之所及的范圍內創造了另一番生命的輝煌。(好大一棵樹,“綠色”的承受!)
造物主真是神奇,在這平凡的一棵榕樹身上孕育著萬物孜孜以求的承受能力。這棵樹是痛苦的,但絕對是幸福的、偉大的,因為它承受了生命之重,將生命之美演繹到了極致!
人生何嘗不是一種承受?生活本身何嘗不是一種承受?(設問和反問能加強語勢,如能恰當運用,能給文章增輝)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坎坷,太多的痛苦。在理想的王國里,我們承受親人故人寄予的熱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們承受著來自世俗的各種惡意與善待,承受平淡或幸福;在情感的海洋里,我們承受著人生變故中的各種打擊和煎熬,承受著孤獨或歡樂。(詩情畫意的語言是美,樸實、自然簡潔的語言也是一種美。文章寫得樸實、自然,沒有刀斧之痕,能顯出作者的藝術造詣。語言是心靈的使者,感人的心靈必然產生感人的語言。考場上寫作時,我們一定要自然流露真實的感情,以鮮活的個性摒棄華麗的空洞,復歸樸素的真實;在樸素的敘述中富含豐厚的生活底蘊和文化底蘊)
承受是一種力度,它是上帝賜予人類處理困難的通行證。在承受中,如將意志與生命一起在人生的艱難困苦的磨刀石上打磨,將韌性與心靈一起在挫折痛楚的火爐中鍛造,人生就有了厚度和力度,便能夠風雨無懼。(緊扣話題,立意高遠)
司馬遷遭宮刑后,在寫給好友的信中,提到了先賢們在困境中柔韌地承受后毅然崛起的情景:仲尼困厄,屈原受逐,左丘失明,孫子臏腳……(善用課文素材,課文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這是司馬遷為完成遠大志向的一次堅定心靈獨白,更是他對苦難命運的一次勇敢的承受和抗爭。
越王勾踐在失敗之后沒有喪失信心,他默默承受著屈辱和痛苦。他臥薪嘗膽,以苦行激勵自己;他不忘國恥,暗中積蓄力量,苦思復仇。最終打敗了吳王夫差,吞并了吳國。他詮釋了“承受”的精神實質:努力地自求上進,決不停息,決不懈怠。(材料豐富,善用材料,全文聯系四個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深掘材料例證,使道理闡發的通俗易懂,明晰透徹)
承受是一種品質,宣泄和張揚著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立意新奇,開拓出“承受”的新境界)
霍金是個全身癱瘓的人,只有一個手指可以活動,其命運無比悲慘。但他卻說:“我沒有悲哀。我卻很慶幸,因為上帝雖然把我固定在這輪椅上,卻給了我足以想像世界萬物,足以激發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實,上帝對人都是很公平的。”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轉動著輪椅建議大家來跳舞;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他戰勝了厄運,戰勝了自己,不愧是“人生的斗志”!(一個善于承受、能夠承受的人,人生的步履也許沉重,但人生卻因此豐富和深厚)
巴金老人就是一棵在漆黑的夜中默默承受生命之重的大樹。他生在風雨如磐的歲月,社會的黑暗猶如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在他的身上,他彎曲的背屈向深重的地母,使他看到了人民所承受的生活之苦。后來,愛爾克的燈光照亮了他的路,他用手中的筆描畫出他滴血的心。漸漸地,巴金老人在這重負中直起身來,因為承受著生命之重,就一定要起來。他看到了遠方美麗的朝霞,也看到了身后文字鋪就的路,《家》《春》《秋》擱在手中,沉甸甸的。(從巴老身上可以看出:人的肩膀一如鳥的翅膀,是為承受壓力而生的,承受的結果,是一種對靈魂的提升,道德的修煉,能量的聚集)(這一段似乎是借鑒了別人的文章,在時間有限的考場上,也算一“下策”)
記得一位作家這樣說過:對人生的幸福和苦難而言,沒有超越自我的氣概,內視自守的精神品質,就不會在苦難的脅迫下,保持一個談笑自如的我;沒有對世情的徹悟,灑脫的生命情懷,也就不會在幸福的裹挾下,保持一個恬淡平和的心境。(引用貼切,拓展了文章內容,深化了文章主題)
是啊,一個真正能夠迎接和承受各種人生際遇和挑戰的人,絕不是氣量狹小的平庸之徒,他可能會憂郁,但靈魂的天空不會黑云壓城;他也許會興奮,但熱淚盈盈中他不會因此迷失方向。
因為他能承受住自己。(收放自如,結尾結題,體現了“起承轉合”的結構美)
簡評:本文緊扣“人生貴在承受”這一中心展開,由“樹”及“人”,結合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深掘材料例證,見解卓然,立意不群,立論大度,文章有一種宏觀大度的氣質和思辨的邏輯。本文語言詞語貼切,句式靈活,文句有表現力,整句與散句的交錯使用,使文章節奏感強,言辭優美,情景感人。特別是詩句、名言、典故隨手拈來,展示出考生深厚的文學功底和閱讀積累。
承受是一種分量
“今晚真不想回家,不回那個可憐的家!”瑛抹著眼淚,拖著沉重的腳步徘徊在夜幕下。
沒有月亮的夜幕,很黑。白天里那仿佛是童話一般的金黃色的白樺樹這時也無影無蹤,身旁的潺潺流水似乎在向情人訴說著無限委屈,夾雜在田野里的昆蟲凄涼地叫著,使人感到秋天的一絲涼意。
瑛坐在地上,眼前浮現出剛剛發生的那一幕……(采用倒敘寫法)
邁進門,瑛就見父親異乎尋常地點燃了一鍋旱煙,皺著眉頭吧嗒吧嗒地抽著。母親像哭過似的。瑛預料到可能發生了什么事。果然,大家悶悶地坐了一會兒,父親艱難地開了口:“瑛呀,你明天不要去報名了——錢,錢還沒湊齊呢!”
“什么?不報名?”瑛像突然跌入了冷窖,透心的寒意擊得她茫然失色,她不敢相信這句話不真的,但她潛意識的一片茫然告知她這是無法更改的事實。瑛的心在沉,在沉。
很長時間的一段沉默。
“她爸,要不,再想想法子。瑛這孩子可是考上了重點中學,還是咱鄉里第一名的苗子,要不上,可毀了她一輩子。”
母親沉重的話語剌得瑛一激靈,“一輩子,一輩子……”瑛的腦海里反復疊現著三個字。是的,一輩子,我要走出去,我要換個活法!
“爸,咱再借些錢吧!學期放假我就在縣里打工掙學費,下一學年再不從家里要錢。”瑛從來沒有這樣懇求過父親,她怕多病的父親更為難。
父親聽到女兒的話,那銅黃色的臉一下子拉長了,淚水從心底里流出來。他看著貼滿獎狀的小屋,看著勤奮懂事的女兒,再看看自己病殘的雙腿,鼻子不禁一酸。自己這輩子就窩在了這窮溝溝兒里了,孩子有了這樣好的機會,為人父的他怎忍心將孩子的希望澆滅?心沉如磐,他抬頭看見傍晚的霞光依然紅得剌眼。怎樣的沉重都要迎來明天的太陽,明天就要交學費了。他好像看見自己的女兒笑得花一樣的臉,漂亮的書幸福地躺在女兒的懷里。他默默地拄起拐杖。
“她爸,你去做啥?”
“去村長家看看。”父親的話很平和,卻很有分量。
“爸!……”瑛欲言又止,淚以奪眶而出,她掂得出父親決定的重量。
這晚瑛聽見了颯颯的白樺樹響,瑛想:秋天必是華美的,因為它承受了沉甸甸的過往,承受了沉甸甸的收獲——承受需要力量。
總評:本文布局錯落有致,作者沒有對籌措學費直接描寫,甚至連事件的結果也不予交待,而是選擇了兩個典型場景,分別暗示了女兒、父母所承受的壓力,有力開拓了“承受”的話題。結尾通過主人公對秋天的聯想,點出了“承受是一種力度”的主題思想。自然貼切,富于文采,真摯感人。
承受
古往今來,歷史在不斷流轉,有多少個那樣的一刻,甚至是一瞬間,給多少人帶來了一生的承受,承受可使生命燦爛,可使人生輝煌,可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擔負那一生的承受,堅強的外表后面又有多少人不能承受,而多少柔弱的身軀卻承受住一生,乃至百千年。
浣紗后的承受
曾經,溪邊有那么一個亮麗的女孩,她纖細的雙手在清幽深遂的溪水中輕輕地在綄紗,常常有那么幾瓣落紅悄然飄落在她頭上,肩上,然而戰爭毀滅了這一切,使她的肩上承受的不再是幾瓣落紅,卻是幾個國家的興亡,更有那幾千年的咒罵。
歷史真的是好殘忍,為何她柔弱的肩頭要去承受那么多,而她又因何又承受了呢?是因為她胸中有一顆愛國心。
閉月后的承受
冰冷的磚上鋪滿了皎潔的月光,她輕輕地挪動,在雙眼睜開的那剎那間,舞姿開始在轉變著,五色彩綢在她身上飛舞著,月光在漸漸地黯下去,最后,剩下的只有她那優美的舞姿舞動著,那衣也在跳動著,黑暗中的她顯得更美了,美麗在她身上綻放,然而,這一切卻成了英雄身邊的陪伴,她的美貌卻又帶來了勾心斗角,她的舞姿卻只能作為裝飾,她想停止這糾紛,于是她承受住一切本不應承受的一切。
柔弱的身后又有多少痛苦,歡樂又有多少,歷史對她真的好不公平,她的承受只因她那顆為民而憂的心。
葬花后的承受
落紅在青翠欲滴的草葉尖鋪成一片,還帶些許露水的透澈,她輕輕地掬起這一片燦爛,脆弱的她在支撐著,霧水遮掩不了她的柔弱,卻增添一種神秘的美感,而這美后又有多少猜忌,誣蔑,而這一切她始終在承受著。
淚水帶給她的是另一種承受,世人皆以林黛玉為悲劇,事實上,她卻又承受得有勝利之感,這一切卻困她那巨大的愛。
縱觀歷史,多少柔弱的身子在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世人皆以為水做的女子只能是水一樣的不能承受,然而他們都錯了,水能承受住大舟,女子也在關鍵時刻承受國家、家庭。
一刻——一生的承受,源于她們無悔的愛。
五、我的感悟
讀優秀作文,分析并歸納優秀作文特色。
1.審題是核心。
無論是命題作文,還是話題作文,都需要認真審題,
2.規范是基礎。
高考作文的寫作中,考生要想得高分,最起碼要寫得規范,即符合文體要求,突出文體特征。具體地說,寫記敘文,就要像記敘文:(1)要以記敘、描寫為主,尤其要注意細節描寫,其分量不得少于三分之二。(2)記事要實實在在,情節要完整曲折,要力圖有小說筆法。(3)要有針對清晰的一兩個人物,要力圖做到個性明顯、突出,性格鮮活、生動。(4)不僅要有兩三個片斷或畫面,而且必須是不同的側面,使之具有立體感。(5)如果要有議論,也一定要少而精,點到為止。寫議論文,也必須是標準的議論文:(1)必須有一個合乎題意的中心論點,并盡快地將它表述出來,做到旗幟鮮明、簡明扼要。(2)中心論點要分解出兩三個小論點,決不能眉毛胡子攪在一起。(3)必須進行分析,也就是必須分解中心論點,剖析相關論據。(4)小論點之間的關系,最好采用“遞進式”,盡量回避“并列式”,避免平鋪直敘。(5)必須以說理為主。
3.聯系是重點。
無論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只有聯系實際,才不會空洞說教、蒼白無力,才能豐富充實、多姿多彩。無論是命題作文,還是話題作文,只有聯系現實;才能具有實際意義,擁有實際價值,才能談出理論來;才能成為“獨家新聞”,避免題材撞車。要想聯系實際,必須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力避胡編亂造,必須做到原汁原味,實話實說。二是要擁有真情實感,必須寫出自己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三是要敢于活畫靈魂,必須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
4.特色是生命。
要想拿高分,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要有亮點,要有出彩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特色:一是要有一個巧妙、機智的構思,既具有思維的獨特性,又充滿認識的創新性。二是要有濃厚的思想感情,不僅是貫穿始終的,而且是發展變化的。三是要有獨特的生活視角,既是他人所不用的觀察角度,也是他人所沒有的認識角度。四是要有自己的敘述特色,既應有自己的敘述方式,又應有自己的敘述角度,還應有自己的敘述節奏。五是要有拿手的修辭方式,或是善用比喻,或是長于排比,或是擅長對偶。六是要有自己的語言風格,也就是說,必須表現你的特長,展現你的風采,突出你的個性。總之,要力圖聰明一點,機靈一些;活潑一點,瀟灑一些,而這些不會憑空產生,必須有意識地進行培養,通過訓練才能得以強化。
5.辯證是法寶。
高考作文題,無論是命題作文,還是話題作文;無論是類話題作文,還是融合型作文,都可以進行辯證分析。雖不是每道題都一定要辯證分析,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你掌握辯證法寶,進行了辯證分析,那你的文章就一定會進發出智慧的火花,洋溢著真知灼見。如果你沒用辯證法寶,就不能審視和辨析出來。
6.見解是關鍵。
高考作文的競爭,固然有技巧和技法的競爭,但更為重要的卻是獨特見解的競爭。因為沒有獨到的見解,你就寫不出高分作文,你的作文就成不了高考佳作。而獨到的見解,只能來自于考生的理解能力、認識水平、思想高度和理論層次。
編輯推薦: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357 51291557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3年高考作文預測題及范文(1)”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