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招生漸漸塵埃落定 盤點高招六大騙術
隨著三本分數線揭曉,2013年高招漸漸塵埃落定,考生的去向基本明了。而此時也正是各類招生騙子最活躍的時期,騙子的黑手開始伸向那些落榜或者沒有考上理想高校的考生。
“能人”提供的“綠色通道”、“點招”、“不考試就進名校”的“內部指標”、名字唬人的各種虛假大學……騙子的招數不一而足,騙子都有哪些“典型”招數?如何防騙?記者采訪了數位“招辦主任”和教育界相關人士,搜集了一些典型案例,揭秘各類高考招生騙局以供考生家長借鑒。
騙子伎倆01
瞞天過海空手變出指標
[案例回放]2009年,山西考生陳晨(化名)高考考了400多分,但他一心想上的天津某著名大學在當地的提檔線要580多分。見兒子情緒低落、唉聲嘆氣,陳晨的父親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一個“有路子”的朋友給他介紹了一個“神通廣大”的“能人”。這個人聲稱自己認識“校長”可以幫忙。說話期間他還煞有介事地與“校長”通了電話,詢問今年的招生情況,問能不能通融擠進一個學生。談話中,“能人”與“校長”的熟絡徹底打消了陳爸的疑慮,決心花錢讓孩子上學。
這位“能人”說,“學生入校后先住在學校外面,但上課在××大……”在這樣的說服下,陳爸掏了十多萬元的特殊學費。9月陳晨真的報到成功了,但走的是“特殊通道”,一同報到的有十四個同學。此后的一學期中這十幾名學生果然像“能人”所說,一起上課、住宿。見到孩子“進入”大學,陳爸抑制不住欣喜,向在××大學工作的老鄉炫耀,老鄉提醒是遇到了騙子。陳爸完全不理會,說道:“這些特殊學生都是走校長、市長的關系進來的,你們這些小老師不知情,報到時家長們開的全是好車。”直到第二個學期,孩子返校時發現宿舍封了,“能人”聯絡不上,才明白自己上了當。
[專家拆招]國家嚴格控制各省、直轄市招生計劃,省級招辦按規定公布招生計劃,所有錄取均按程序進行,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而且高招實現網上遠程錄取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辦電腦程序自動按考生志愿、根據分數由高往低排序,并按各高校招生章程規定的投檔比例向高校傳送電子檔案。不夠投檔線的考生,電子檔案不可能傳給學校。在這個案例中,家長的僥幸心理,無形中配合了騙子的行為。
(責任編輯:閆桂超)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