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招生漸漸塵埃落定 盤點高招六大騙術(2)
騙子伎倆02
偷換概念混淆招生性質
[案例回放]寧夏考生林彤高考失誤,分數與想報考的本市某著名高校的分數差了20多分,按錄取程序只能分配到本科二批,這讓學習成績一直不錯的他未免很沮喪。在一次親友聚會中,林彤父親的一個朋友提到,認識一個能在招生上“說得上話”的朋友,可以幫他錄取到重點大學,不過要1萬塊錢。1萬塊錢換一個前程似錦的希望,這太值了!林父二話沒說就去旁邊的銀行取錢交給了這個朋友。朋友也沒有辜負林彤一家的期望,很快就回話:學籍已經搞定,只要等著通知書寄到就可以準備報到了。
令人欣慰的是,不久林彤就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可到了9月份入學后才被告知:就讀的并不是天津大學的全日制本科,而是對分數沒有要求,只要交報名費就能上的高自考班,不但入學門檻低,學歷在就業競爭中也不具有優勢。不僅錢多花了好幾倍,含金量還遠遠不如二本,“孩子現在只能復讀一年再重考,這不賠了夫人又折兵嘛!”
[專家拆招]這類詐騙形式利用了學生家長對高校招生信息、招生類型了解不夠的情況。騙子向考生家長解釋時,故意混淆全日制本、專科與自考試點班、成教預備班或網絡學院在形式、性質上的區別,達到欺騙斂財的目的。其實各個高校在《招生章程》中都注明了招生學校的校址、辦學層次、辦學類型、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等重要信息,考生只要詳細查閱,就能避免上述混淆概念的欺騙手段。
(責任編輯:閆桂超)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