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國內外時事新聞
2013年10月7日國內外時事新聞
一、國內熱點新聞: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第五次美日澳三邊戰略對話部長級會議發表含涉東海、南海問題內容的聯合聲明答記者問。華春瑩表示,美、日、澳彼此是盟友關系,但這不應成為介入領土主權爭議的借口,否則只會使問題更加復雜化,損害各方利益。有報道稱,美日澳三國外長日前在巴厘島APEC部長級會議間隙舉行了第五次美日澳三邊戰略對話部長級會議,并發表含涉東海、南海問題內容的聯合聲明。華春瑩表示,我們敦促有關國家尊重事實,明辨是非,謹言慎行,停止任何不利于問題妥善處理、有損地區穩定的言行。
長假接近尾聲,昨天鐵路運輸進入“黃金周”返程高峰,客流主要以長途為主,今天將進入短途返程高峰。昨天北京四大火車站到京客流超過40萬。節日最后兩天的返京火車票也十分緊俏。昨天,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的站前廣場上旅客已熙熙攘攘。鐵路總公司統計,昨天預計發送旅客達850萬人。國慶假期,鐵路已累計運送旅客突破7000萬人,創歷史新高。記者登錄12306網站查詢發現,長假最后兩天多地發往北京的列車車票都已售罄,上海、沈陽、武漢、西安回北京的車票均已售罄。緊俏程度超過往年。
第23號強臺風“菲特”尚未離開,緊隨其后的第24號臺風“丹娜絲”又在海上進發。上海中心氣象臺昨日發布最新消息說,“菲特”與“丹娜絲”正在形成秋季罕見的“雙臺風”效應,華東將有嚴重的風雨影響。而隨著兩者距離越來越近,可能導致“菲特”登陸后的路徑向南偏折。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昨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會見了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一行。習近平強調,兩岸雙方應該堅持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倡導“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加強交流合作,共同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強調,要珍惜歷史機遇,保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良好勢頭。兩岸民眾都希望兩岸關系取得更大進展。雙方應該順應民心、抓住機遇,促進兩岸關系發展取得新成果。
二、國外熱點新聞:
聯合國方面6日表示,敘利亞化學武器銷毀工作當天已展開。這標志著敘利亞化武問題的解決進程又有實質性進展。與聯合國和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專家組一起工作的聯合國官員當天證實,6日是“展開銷毀敘利亞化武工作的首日”,在進行武器銷毀的同時,核查工作仍會繼續進行。該官員說,被銷毀的物品包括可以投入使用的化學武器彈藥,以及用于制造化學武器的灌?
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6日說,保持美國的財政信譽至關重要,美國國會應盡快調高政府公共債務上限,使聯邦政府可以應付各項開支,避免政府債務違約風險。由于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尚未解決新財年的預算分歧,美國聯邦政府非核心部門關門進入第六天。國會迄今沒有調高政府的公共債務上限,市場人士擔心美國是否會出現歷史上首次債務違約。盧當天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說,有共和黨議員提出為政府稅款設置優先支出順序,選擇性地先應付國債利息等開支,這種做法不可取,因為政府不能對國債利息、社會保險等支出區別看待。
日本共同社10月5日報道稱,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此前的去核電發言可謂給首相官邸出了一道難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身邊的人士稱,正忙于應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泄漏問題的安倍被其“政治導師”擊中了“要害”。小泉最近在多個場合談到日本的核電站問題,認為日本核電在全國的電力供應中的比例只有15%,而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發生后,這一比例已經降到0.5%,但是全國電力供應并沒有出現問題。相反的,福島核泄漏事故的處理費用已經超過了1萬億日元,帶來的后果十分的嚴重,因此有必要阻止核電的發展,實現日本“零核電”的目標。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3年10月7日國內外時事新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