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重慶高考文綜解讀:考熱點重創新
8日上午,高考文綜、理綜科目結束后,重慶市教育考試院組織相關專家對試卷進行了解讀。其中,文綜科目今年有哪些新變化?來看看專家都怎么說吧!
》》》歷史:呼應熱點 重點考察傳統文化
喻學忠:重慶師范大學教授
劉忠驊:重慶八中高級教師
試卷強調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考查,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內涵。如第47題通過考查儒家代表性人物顏回受到后世尊崇的史實,凸顯了中國傳統文化“德才兼備”的人才觀。
試卷從不同的角度涉及現實熱點問題,注重強調對考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面引導。如第31題考查了文革結束以來高等教育的發展,呼應了恢復高考40周年這一熱點問題。第46題考查了“歐洲聯邦”,緊扣當前歐盟的發展實際。這些都反映了當前的社會熱點,同時對考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具有正面引導的積極作用。
》》》政治:深化獨立思考、創新能力考查
代金平:重慶郵電大學教授
張必發:求精中學高級教師
試題難度適中,題型、難度保持基本穩定,試題試卷在學科屬性和測量學屬性上達到了較高的水準。總體而言,今年試題體現了穩字當先、穩中求新的特點。
試題立足中國實際,體現中國特色,富于中國內涵,反映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現核心價值觀的實踐力量,對學生的價值觀有一定的示范引領作用。例如:五大發展理念、中國科技與經濟成就、長征精神、中俄兩國的紅色文化等情景材料,注重對學生正面引導。
近幾年來,開放性設問作為全國卷試題命制的創新點,今年又做了新的探索,達到了鼓勵學生發散思維、獨立思考、深入分析并針對性解決問題的目的。例如試題要求考生為“探究批判性思維與創新精神關系”的主題班會提出兩個觀點的設問。引導考生從特定視角深入思考,有效地提高了開放性試題的質量。
試題素材的選取具有鮮明的政治學科特色,不僅突出時代性和現實性,充分體現我國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就、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重大戰略,還涉及到科技、國際關系等眾多領域,注重啟發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思考問題,培養學生關注社會、參與解決社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例如:雄安新區、供給側改革、科技創新、央企改革、貿易成就等情景材料。
》》》地理:試題有較好區分度
劉 敏:西南大學副教授
曾憲璩:樹人中學高級教師
試卷秉承能力立意的宗旨,強調在正確理解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應用地理主干知識分析、探究、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問題,培養考生關注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問題,樹立正確的人地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選擇“煤炭資源開發對環境的影響”和“我國南方紅壤丘陵水土流失的防治”等素材,引導考生正確認識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分析原因并提出保護措施,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突出地理學科的兩大基本特征——區域性和綜合性,選擇“賀蘭山東麓洪積扇的分布”和“白令海峽”等素材,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試題材料圖文結合、信息蘊涵豐富、遵循考生認知規律,為考生作答創設了良好的情景。
(責任編輯:郭峰)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分享“2017重慶高考文綜解讀:考熱點重創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