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高考英語改革亮點解讀
北京市教育考試院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降低中高考英語分值、提高語文分值成為方案的亮點。
要點
英語考查注重應用能力
2016年起,高考語文從150分上調到180分;英語從150分下調到100分,其中聽力部分占30分;文理科綜合從300分上調到320分;數學150分不變。
語文將突出語文作為母語學科的基礎性重要地位,注重語文試題同其他課程、同生活實踐的聯系,注重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考查。
數學要讓學生利用數學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釋現實世界中的現象,解決解釋生活學習中遇到、觀察到的簡單數學問題。
英語將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在真實語境中考查語言運用,注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及課標的基本要求,適當增加聽力比重。
細則
高一考滿分后可不用學英語
根據北京新的高考方案,英語將一年進行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北京教育考試院表示,如果學生高一的時候就考到了100分,那么高二高三的時候就可以不學英語了。
分析
為什么要將英語拉下“神壇”
北京市“高考降低英語分值”的方案,引發各方關注。北京的改革能否將多年被國人崇敬的英語拉下“神壇”?此舉會否沖擊龐大的英語學習市場?
改變“啞巴式英語”
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說,我們的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學習英語這么多年,但效果并不很好,許多學生的英語還是“啞巴英語”,張不開嘴,不敢交流。此外,英語教育越來越趨向應試化、畸形化,亟須改革。
這位負責人表示,英語應回歸到工具學科應用的位置上,北京中高考改革就是要突出英語作為語言的實際應用作用,在真實語境中考查語言運用,增加聽力比重。同時,降低英語在中高考中的權重,探索新的英語考試方式方法。
英語教學陷功利化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融入世界的步伐,英語熱在中國已持續二三十年。但是,過度注重英語的考試功能、英語教育低齡化等,時常被質疑和詬病,尤其是功利化的教學并沒有讓英語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桑錦龍認為,目前的英語教學確實存在很多弊端,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付出很大的精力但收效很小。現在大家對過于重視英語教學忽視母語教學的現象不滿意,希望在考試中減少英語的考試分值,增加語文的考試分值。中高考應該發揮好“指揮棒”的作用,對中小學的教育教學改革產生引導作用。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