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將調研高考文理不分科 具體時間表尚未敲定(3)
真正的“文理不分”
只實行了一年
從這十幾年的變革來看,江蘇高考方案經歷了文理分科—不分科—部分分科—分科的變遷,幾經周折,摸索過程十分艱難。
南京五中物理高級教師孫松慶認為,從這些方案來看,雖然2003-2007年之間實行五年的“3+1+1”,有人認為有15種組合可跨文理選科,但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文理分開。因為中學開班還是要相對整合,選擇諸如“物理+政治”之類的畢竟人數極少,因此最后的組合還是歸并到物化、化生、史政、史地等大組合中,說白了,還是文理分開。
南大招辦主任趙鳴指出,2008方案最初兩年雖然文理一起劃線,部分體現了“文理不分”,但因為專業錄取方面的問題,南大還是自行劃了文理兩條線。“我們學校的生源高分要多一些,因此偏理科學生較多,如果一條線劃下來,就會有部分理科生進入文科專業,學生會不滿意。因此那兩年,我們每年都會壓縮文科計劃,調整80-100個計劃到理科。”正因為如此“文理不分”出現的弊端,所以這個方案只走了兩年。
“江蘇高考史上真正意義的文理不分,恐怕只有‘3+大綜合’這一年,可是方案最‘短命’,只實行了一年。”有中學老師指出,大綜合旨在打破文理分科,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但要求學生同時學習9門高考科目,負擔很重,所以無法推行下去。
(責任編輯:閆桂超)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