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重慶20484人報藝考 比去年減少7807人
后天,一年一度的“美術高考”將舉行。根據市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重慶市2014年高考藝術類報考人數為20484人,相比2013年減少7807人。
藝考,曾一度被認為是擠進大學門檻的捷徑,但這條捷徑也越來越不平坦。
A
走曲線捷徑讀大學的多
藝考分數線比普通高考劃線低百多分,因此成很多學生考大學的捷徑
在黃桷坪一家美術培訓學校,18歲的羅軒拿著畫筆在紙上涂抹著練習色彩。他文化成績不好,但參加藝考如果發揮好,考一本大學都有希望。所以,7月份,他丟下文化課,從四川趕到黃桷坪來突擊訓練。
羅軒說,藝術培訓課除了學費,各類水粉顏料、畫筆畫紙這些都很花錢。不過,相比短期內提高文化成績分數的難度,他覺得這些都是可以承受的。羅軒的想法,也是許多藝考生的心聲:“曲線升學”。
謝家灣一家美術培訓學校針對升學問題專門組織了不同檔次的集訓班并制定相應教學規劃。“集訓期間學生們確實非常辛苦,但大多數都能堅持下來,因為他們有動力———以較低的分數進入理想大學。”
解讀這家美術培訓學校一老師介紹,由于藝考分數線比普通高考劃線低百多分,因此成很多學生考大學的捷徑。當然,不是所有學生都是出于這個原因,但他也坦承:“真正有興趣愛好的估計不到三分之一。”
B
找到對口工作的畢業生少
目前大學生就業率最低的幾個專業中,藝術類專業首當其沖
根據市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數據,2011年重慶共有19454人報考藝術類專業,2012年的報考人數增加近500人。到2013年,這個數字達到28291名。
“藝考熱”連年升溫,但實際上,畢業后真正從事藝術類工作的學生并不多。此前,著名教育專家熊丙奇曾說,只有10%的藝考生真正對藝術感興趣,而他們畢業后真正從事藝術類工作的也不到10%。
王暢(化名)在高二時特別喜歡看漫畫,曾經利用周末時間斷斷續續上繪畫課。后來因為貪玩,成績一直下降。母親就建議她走藝考這條路。
當時,王暢托熟人找到一個川美的教授進行集訓。當時班上有9個人,幾乎都是抱著“臨時抱佛腳”的心態參加培訓的。
高考后,王暢進入永川一所三本學校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現在她大四面臨就業,卻感到非常迷茫。據她透露,現在班上一共27個人,找到工作的只有兩三個,有的還在準備考公務員。而她上一屆的學姐學長們,有些還在家待業。自己也在猶豫,是繼續深造,還是向其他方向發展。
在青島的一所大學學習美術的鄭濤主攻國畫。三年前,他從學校畢業,沒能找到一份與自己握了多年畫筆相關的職業,不得已,在家人的安排下,他回到重慶某區縣一所醫院做文職工作。
解讀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本專科部分專業就業率分布顯示,美術、音樂、表演等23個藝術類專業中,16個專業就業率在75%以下。
2012年,上海市教委將藝術設計、表演等多個專業列為“年度預警專業”,建議藝術類院校壓縮10%的招生規模。
麥可思2013年一份就業調查也顯示,在目前大學生就業率最低的幾個專業中,藝術類專業首當其沖。動畫、藝術設計這些藝術類專業更是分列就業紅黃牌警告榜。
今年報考人數大幅減少
經過幾年藝考熱,大家慢慢理性起來,各個藝術學校對學生的文化和專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
對于前幾年的藝考熱,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張杰說,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況,2014年藝考報考人數大幅減少7807人也是很正常的。一是因為經過幾年藝考熱,大家慢慢理性起來。二是現在各個藝術學校,對學生的文化和專業素質要求都越來越高,所以考生也開始掂量,自己是否適合走這條道路。
從2010年起,教育部便開始提高藝術生的文化錄取門檻,而明年教育部擬將進一步提高這一門檻:美術類本科文化課控制分數線,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文理科考生文化成績的70%;音樂專業學生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文理科考生文化成績的65%。該方案征求意見后尚未正式公布。
張杰說,很多“臨時抱佛腳”的藝考生,在大學和那些常年學畫畫的同學比起來,基礎差很多。集訓只是為了突擊考試要求的內容,但是綜合素質并沒有太多的提高。
他建議考生在參加藝考前,還要首先弄明白,自己是否適合藝術這個行業。像學美術,其實需要強大的思維能力和形象表達能力。還有就是確定是否真正喜歡藝術,愿意為此付出心血。
解讀“學藝術還需要自己有一定的藝術底蘊,大學學習才有足夠的后勁。并且,學藝術投入較大,真正能站在行業金字塔尖的人少。”張杰說
張杰認為,重慶市2014年高考藝考報考人數的大幅減少,其實更有助于藝術教育培養出更多人才,也有助于各個藝術學校冷靜下來,思考自己的辦學定義,有利于美術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2009年美術、音樂、表演等23個藝術類專業中,16個專業就業率在75%以下。
2012年上海市教委建議藝術類院校壓縮10%的招生規模。
2014年教育部擬提高門檻:美術類本科文化課控制分數線,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文理科考生文化成績的70%;音樂專業學生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文理科考生文化成績的65%。
(責任編輯:閆桂超)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