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素質評價與高招掛鉤 9成學生素質都打"A"(3)
有學校創新“素質評價”
“根據高考綜合素質評價的總體要求,我們學校建立了金陵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詳細標準,把每個方面都進行了細化,讓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有了操作性。”金陵中學學生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記者拿到一張金陵中學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參考表研究發現,該校把高考的要求進行了細化。比如“道德品質”評價中就包括“誠實守信”、“關心集體”、“保護環境”等幾個方面,而每個方面又再進一步進行細化。例如,在“誠實守信”一欄中,“作業不抄襲,考試不作弊”、“有借有還,守時有信”都列為其評判的相關表現。再比如,對于很多學校反映不太好把握的“審美與表現”,金陵中學將其細化成很多具體要求,例如“積極參加班級和學校組織的各種藝術活動”、“獲器樂類證書(八級以上)”、“閱讀欣賞不能趣味低下,不看不健康的文字”等等。
太嚴格,擔心面向高考會吃虧
“我們這種評價,是每個學期期末根據平時的記載向同學通報本學期的主要表現以及任課老師的意見,讓學生對照條目進行自評,再進行班評,班主任根據充分了解的情況再進行總評。除了打等,還會請老師進行突出表現的評價。”該校學生處有關負責人表示。不過令人有些尷尬的是,雖然金陵中學對在校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素質評價,然而受到高考素質評價的限制,最后也只能以簡單的等級顯現。“這套素質評價體系主要是針對學生高中三年的培養實施的。而面向高考的素質評價,我們的學生則也是以A為主。”據了解,高考報名時暫時并不填寫綜合素質評價這一塊,一般是要到高三下學期才進行采集。
各方建議
可借鑒國外大學招生 要看活動和特長等
根據國家高考的改革方向,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將在高校招生中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高中學校給學生素質評價“一路打A”的做法,如何能為今后的高校提供選拔人才的參考?“這塊肯定要進行改革。”南京一中校長尤小平表示,對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要有更多的指向性,要反映出一個考生的個性和特長,比如國外知名大學在選擇學生的時候,會看這名學生參加了哪些社團活動、有哪些興趣愛好和特長、做了哪些公益活動等。“今后對學生的素質評價也應該從中有所借鑒。而對于高校來說,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也要對綜合素質評價提出要求。不過學生的這種素質評價,一定要建立誠信監督體系。”
綜合素質評價也要審核
“按現有模式,學生由誰教就誰來評價,老師既是施教方又是評價方,可信度下降。”南京某高校招生專家指出,在高考照顧政策中,大部分項目都有審核方,“比如謀職業的退役士兵由縣(市、區)民政局初審后,再報市民政局審核。少數民族考生由縣(市、區)民族宗教事務局初審后,再報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審核。學生的綜合評價誰來審核呢?”這名負責人認為,過去幾年的“磨合期”中,綜合素質評價已形成了“中學隨便評,高校基本不看”的尷尬,“要想挽回公信力,應考慮引入第三方審核。”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