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推行高中多樣化改革 讓學生提前分專業(2)
專家說
按特色擇高中 將成為常態
原本,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誤區,認為給孩子選了名校,孩子就能成才。在鄭州外國語學校校長王中立看來,這是不理智的。
鄭州市十四中校長原永明也表示,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上清華北大。沒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適合的教育。
高考制度改革將淡化錄取批次,突出按專業錄取,那么,各高中是不是面臨著重新洗牌?那些原本一本錄取率高的高中名校,地位會不會因此受到沖擊?
“名校在家長們心目中的地位,不會短時間內改變。”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不過,只要知道讓孩子在合適的高中得到提升與發展,家長們就會“以特色擇校”。
我國將有600所本科院校轉型為應用型大學,我省也將引導一批重點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大學的轉型也是在向特色邁進,高中的多校化也是適合個性發展,讓學生能提前做好人生規劃”。
快點建立評價體系 讓人人成英才
長久以來,我國高中教育“千校一面”,用統一的教育模式,培養學生參加統一的高考,從而導致“英才教育”嚴重不足,不需要的必須學,需要的又不讓學。
在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師郝森林看來,淡化人為的錄取批次很有必要。其實,二本、三本的學生未必比一本差。淡化錄取批次能使學校特色更鮮明,各高中也正好可以根據自身的優勢“揚長避短”。與此同時,我國高考制度改革將文理不分科,也有利于高中沿特色化路子發展。
郝森林認為,既然高中多樣化發展,就不能用行政化、一個標準化模式來衡量,應及時確定跟蹤評估體系,讓多樣化真正落地開花。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也表示,我國要樹立人人成才的觀念,克服唯學歷、唯分數評價人才的方式。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