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家長怎樣幫助考生進行心理調節
還有幾天就要高考了,雖然現在升學率逐年升高,高考與往年相比,火藥味要少了一些,但是高考在考生與家長的眼里、心里依然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考試之前的這幾天,該怎么調整心理狀態呢?我們來看一下專家怎么說。
高考前幾天也是學生出現焦慮、緊張、煩躁、不自信等各種心理綜合癥狀進入高發期。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和考生該怎么辦呢?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周老師從事學生心理輔導已有16年,她告訴生活幫幫辦,要想讓考生情緒穩定,家長首先要做到淡定。
“家長本人首先要做到情緒穩定,因為家長的焦慮情緒會影響到孩子。”家長們在最后這個階段,尤其關注學生的每一次考試,回家總會關心過問孩子考得怎么樣,有些甚至在生活上過分關注孩子,心理老師說,這樣的做法欠妥。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濟南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師周秀琴:“要幫助孩子營造好的氛圍,比如飯后講講笑話啊……”
旭德高考咨詢提醒考生家長,在晚飯后,可以陪孩子散散步,聊聊輕松的話題,這樣來幫助孩子消除焦慮情緒:“要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和孩子一起想想小時候,特別積極成功的畫面,對于提高孩子的自信是一個很好的策略。”
考生自身也要盡量以平常心來對待高考。在心理方面,“把平時模擬當作高考,把高考當作平時模擬”的心態比較可取,這時候不能再一味的鉆研高難度的考題。“要做中低檔的題,因為中低檔就占了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分。”另外,考生在考前的這段時間,不要對自己的生活與學習節奏進行調整,也不要過分的把生活焦點放在自己的情緒上,用“云淡風輕”的心境面對高考,自然就能收獲平時的付出。
(責任編輯:商興龍)
分享“高考前家長怎樣幫助考生進行心理調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