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經驗:失眠噩夢是共同的記憶
再過二十多天又是高考了,對于考生們來說,這是一次檢驗他們多年來學習成果的時刻,而對于更多人來說,高考充滿回憶,滿滿的都是一代人的記憶。
從1952年高考施行,到1965年廢除,再到1977年恢復高考,62年間,高考這一詞意義非凡,成為幾代人的共同回憶。不同的群體、不同的時代對高考的記憶也大相徑庭。你還記得“那些年”我們一起參加過的高考嗎?
60、70后:考上大學是一種榮耀
對于已經過去30多年的那場高考記憶,市民周女士每每提起都感到特別遺憾:“我高考那時候,國家剛恢復高考,考大學是班級里所有同學的目標,而且很多人都會考好幾次,可惜我只考了一次就放棄了。”市民周女士說,當年的大學不好考,能考上就是一種榮耀,一家如果能出個大學生那是不得了的事情。
“可惜我當年的高考成績不太理想,再加上家里經濟條件也不好,我就放棄了補習一年的想法。”周女士說。當年跟她高考成績一樣的同學補習了一年后大部分都成功考上了大學,也分配了工作。所以每當提起當年的高考,對于她來說都是一件無可挽回的憾事。
其實當年和周女士一樣因為家里的經濟原因無法上大學的人并不少。出生于1963年的市民王先生談起當年他參加的那場高考,更多的是無奈。“我當時根本就沒把高考當回事,輕輕松松考完后,就回去接父親的班了。”王先生說。當年他參加高考的時候正趕上父親因病提早退休,他就直接回去接了父親的班。 “其實當時看到同班同學上大學我也很羨慕,但是沒辦法,父親退下來后我就是家里的頂梁柱,必須上班掙錢。”王先生說。
對于1977年出生的陳先生來說,他的高考經歷有些特殊。“當年我們上學的時候,很多人都以考上初中專為榮,所以當時學習好的學生都考初中專了,考不上初中專的才繼續上高中。”陳先生說。他初中專畢業后被分配到一家裝飾公司上班,可是當時他并不喜歡這份工作,出去自己找工作卻發現很多單位都要求大學學歷。無奈的陳先生只好在畢業兩年后,報了個高考補習班,最終成功考上了大學。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高考經驗:失眠噩夢是共同的記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