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理綜模擬試題(5)(2)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 182 分)
21.(16分)棉花幼鈴(幼果)獲得光合產物不足會導致其脫落。為研究某種外源激素對棉花光合產物調配的影響,某課題組選擇生長整齊的健壯植株,按題9圖1步驟進行實驗,激素處理方式和實驗結果如題9圖2所示(上述處理不影響葉片光合與呼吸強度)。
(1)該放射性物質中被標記的元素是_________。光合作用過程中,含標記元素的化合物被光反應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___還原成糖類。在適宜溫度下測得葉片光飽和點,若其他條件不變,進一步提高溫度,則該葉片光飽和點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
(2)由實驗結果推斷,幼鈴脫落顯著減少的是_________組。B組幼鈴放射性強度百分比最低,說明B組葉片的光合產物____________________。為優化實驗設計,增設了D組(激素處理葉片),各組幼鈴的放射性強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正確使用該激素可通過對________________進行調配,從而____________棉鈴脫落。
(3)若該激素不能促進插條生根,卻可促進種子萌發和植株增高,其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6分)香味性狀是優質水稻品種的重要特性之一。
(1)香稻品種甲的香味性狀受隱性基因(a)控制,其香味性狀的表現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香味物質累積。
(2)水稻香味性狀與抗病性狀獨立遺傳。抗病(B)對感病(b)為顯性。為選育抗病香稻新品種,進行一系列雜交實驗。其中,無香味感病與無香味抗病植株雜交的統計結果如圖所示,則兩個親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雜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體中能穩定遺傳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為_________。
(3)用純合無香味植株作母本與香稻品種甲進行雜交,在F1中偶爾發現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狀。請對此現象給出合理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單倍體育種可縮短育種年限。離體培養的花粉經脫分化形成 ,最終發育成單倍體植株,這表明花粉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若要獲得二倍體植株,應在________時期用秋水仙素進行誘導處理。28.(16分)
某人行走時,足部突然受到傷害性刺激,迅速抬腳。下圖為相關反射弧示意圖。
(1)圖示反射弧中,a是__________。當興奮到達b點時,神經纖維膜內外兩側的電位變為___________。當興奮到達c處時,該結構發生的信號轉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傷害性刺激產生的信號傳到___________會形成痛覺。此時,內臟神經支配的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激素增加,導致心率加快,這種生理活動的調節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傷害引起的痛覺可通過下丘腦促進垂體釋放_______________,直接促進_____________對水的重吸收。
(4)當細菌感染足部傷口時,機體首先發起攻擊的免疫細胞是______________。未被清除的病原體經過一系列過程,其抗原會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6分)為了探究植物礦質吸收是否與水分吸收同步(即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礦質和水分),特設計如下實驗(圖24):通過光照控制大麥葉片的蒸騰作用(水分蒸發忽略不計),然后測定大麥根系所處溶液中礦質元素含量的變化。
【探究假設】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礦質和水分。
【實驗設計】依據上述研究目的設計的實驗記錄表如表5。
(1)表5中,如果實驗條件X1代表光照,檢測變量Y2代表大麥培養液中的Ca2+濃度,那么X2應為___________,而作為Y1的大麥根系水分吸收(或蒸騰量)可借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測得。
(2)表5中的實驗數據應按_________方式處理方可初步證實探究假設的成立與否。
A.比較Z1:Z3和Z2:z4兩個比值 B.比較Z1+Z2和Z3+Z4兩個加和
C.比較Z1一Z3和Z2一Z4兩個差值 D.比較Z1×Z2和Z3×Z4兩個乘積
(3)為了進一步調查上述假設的普遍適用性,表5中的Y3至Yn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條件X l的光照既有光能因素又有熱能因素,為區分兩者,增設一實驗條件X3_______。
A.將II號杯置于晨光或夕照之下 B.在II號杯中加裝散熱攪拌裝置
C.在光源與II號杯之間加裝濾色玻片 D.將II號杯置于不同溫度的恒溫水浴中
(5在本探究中,檢測變量Y2的初始濃度(大麥插入前)不宜過高,否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探究結論】依據實驗數據,與假設對照判斷是否相符,并得出結論。
根據所學的知識,判斷該實驗的結論是:植物根系以(等比例或不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礦質和水分。
(7)【實驗分析】請分析支持該結論的理論依據是
24.(16分) 目前世界上已證明“達菲”是治療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良方。“達菲”的主要合成原料是我國盛產的莽草酸。從八角茴香中提取的莽草酸經過多次反應和其他工藝制成“達菲”顆粒。圖是莽草酸和“達菲”有效成分的鍵線式結構(楔形實線、虛線表示基團的立體結構)。
(1)“達菲”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10.4,扣除H3PO4后的部分稱為“自由基奧司他韋”。試求“自由基奧司他韋”的相對分子質量________;“自由基奧司他韋”能與磷酸結合,說明氨基具有________性。
(2)莽草酸中含有的官能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名稱)。
(3)下列有關莽草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式為C7H10O5 ②能使FeCl3溶液顯紫色 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l mol莽草酸與分別足量的Na和NaOH反應,消耗的Na和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 l(4)莽草酸與C2H5OH發生酯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莽草酸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可得到BC7H6O3),B的同分異構體中既含有酚羥基又含有酯基的共有______種,寫出其中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