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得高分心態要端正 考前準備考后總結
考試常有,而一百分不常有。咋辦?考前要用心準備,考時要一分一分地得,考后還一定要有一百分心態,那就是考后認真的分析試卷,一分一分弄清楚。在高考即將到來的時候,更好端正好心態,把需要學習、復習的計劃安排的妥妥的。
(1)分析分數
看班級排名,看年級排名,看學校以往升學率等各項指標,知道自己所處位置。學校如果以前升學率就在50%左右,如果自己成績在年級中游,那升學的時候就非常危險。可以經常看看分數離自己的目標有多遠,這次考試比以往排名是否進步或者退步,沒進步也算退步,排名前面的不算。
(2)分析錯題
要看看是哪些題目做錯了,這些題目錯的原因是哪里,為什么錯,錯在哪個環節,是審題,還是概念不清,或者這個知識點只是個了解,并不能理解;或者是理解了,但平時少做類似的題目導致無法靈活運用;哪些題目不會做,是什么原因不會做,是時間不夠,還是本身題目難度超出自己水平。同時把錯題不會的題抄在錯題本上面。
(3)給錯題按知識點歸個類
按題型分個類,按錯誤原因歸類,再查看錯題本和以前的試卷分析統計,看以前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如果前面同樣有這樣的問題,自己先拍自己幾下。說明沒有把以前留下的問題解決,如果發現的新的錯題,那錯誤就是獲益良機,是成績進步的契機。
(4)分析成績進步或者退步的原因
進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聽課效率提高了,心態調整的比較好,還是這課投入時間增加了,多做了題目,改變了學習策略和習慣等等。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只分析成績退步的原因,卻不分析成績進步的原因是什么,導致成績起伏波動,這其實是個歸因原理,要把進步和錯誤的原因找出來,好的才能堅持,壞的才能調整提高。經常看到有高三黨成績一起來就放松自己,接著成績就下滑。
(5)制定改進計劃
很多時候如果錯就錯了,任憑錯誤在那里,那試卷就白分析了,要根據前面幾條制定可行的改進計劃,學習方法策略如何改進,提升做題速度的能力和提速策略(比如數學選擇題做的慢的,那就少硬算,多思考,思維和技巧擺在第一位,充分利用題目和選項之間的暗示,多比較少計算,多動腦少動手),多投入時間到學習上面(特別是零散時間的運用),多做類似的題目,沒事拿著錯題變著花樣的刷,是否參加外面有針對性的培優。總的前提是計劃可行性比較強,有針對性,不能說,我每天多做一個半小時的數學,那未必能堅持的下來。
(6)自我激勵
分析改進完后,有個自我激勵,比如進步了自己獎勵自己吃個美食,買個新愛的小東西(都是用自己的零用錢,用父母的錢不是自我激勵了)。
(7)把前面6條寫在紙上,放在家里或課桌上即學習時候最顯眼的地方
不要怕寫不好,越早進行試卷分析越好,開始的時候家長可以幫著寫,寫簡單點,按照前面6條,每條寫一到兩句話就行了,后面再慢慢寫細,最后獨立完成,并養成習慣。
備考的最后兩個月里,是綜合拔高、沖刺加分的最佳時機,堅持即是勝利。
(責任編輯:商興龍)
分享“高考得高分心態要端正 考前準備考后總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