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語數(shù)英一輪復習如何出彩 老師來“獻策”(2)
“不做題”并非是一點題都不做,而是不做過多的題。一般在總復習階段,無論一輪還是二輪,無論是英語還是別的科目,大部分學校及學生基本選擇的都是題海戰(zhàn)術。但是,對于基礎較差的同學來講,最沒有用處的就是題海以及抄寫。一輪總復習中,掌握語法才是提分至關重要的法寶。而做題則“要精簡,要經典”。精簡的意思是不要所有的題型都做,只做自己考區(qū)的高考題型,經典的意思是只做高考真題。
“不同步”是承接上一個不做題而言的,對于基礎好的學生,普遍在復習階段是不分一輪二輪的,而是直接進入高考刷題狀態(tài),基礎好多見題型即可,看不懂的查,記不住的背,非常簡單。而對于基礎弱的學生,則盡量不要跟著學校的進度走。因為一個班級四五十個人,老師制定的復習進度具有普適性,而不具有針對性,此外一輪復習的特點就是——進度快,知識點多,體系復雜。所以,基礎不好的學生,會發(fā)現(xiàn)怎么努力也沒有用,不但單詞背不下來,課上講的語法也像天書一樣難理解,留的抄寫單詞的作業(yè)每天都要寫到深夜才能完成,卻根本不起任何作用……怎么辦呢?索性不要完全按照學校的進度,我說的是“不要完全”而非“完全不要”。建議自己安排時間制定計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到底在哪里,是單詞量不夠,還是語法知識太匱乏,更要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水平,是小學水平就從小學補起,是初中就從初中補。有了自我認知后,系統(tǒng)的體系化地復習,帶著自己整理過的問題去上課,這樣的復習更主動,也更具針對性。
“看課本”的意思是讓同學要立足于課本,而非教參教輔和五花八門的練習冊。我們所考的單詞出自課文,學習的語法知識點來自課文,寫作要用的重點句型依然選自課文。所以,放棄課本是復習中最大的誤區(qū),同學們要把高一高二的課本歸整起來,從頭一篇看起,能背的盡量背下來,能歸類匯總的知識點要整理到筆記本里。你會發(fā)現(xiàn),當你再次閱讀這些學過的課文時,依然會有滋有味,而且閱讀速度也比剛接觸的時候要快很多,更重要的是,課本中的課文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具有知識體系性排列的,所以立足于課本才是一輪復習的關鍵所在。
整理錯題只是把錯題抄下來并分類羅列嗎,如何做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老師說,在高三復習階段,學習進度快,節(jié)奏緊,幾乎每天都要做練習卷,改錯抄錯是家常便飯,但是卻沒有絲毫效果。無論是抄寫單詞還是抄寫錯題,只要是跟抄有關系的動作都是無效的,因為抄最不用動腦子,休要說把錯題分類,哪怕是抄一百遍,該不會的還是不會。他建議,把錯題匯總后,讀錯題。忘掉曾經自己選錯的答案,把正確答案附在題干中大聲朗讀出來,無論任何題型。這樣做一個是能正確的體會正確答案在句子中的意思,讓知識點和單詞“活”起來,另一個是同時提升自己的語言感覺,讀對的句子的量上去了,才能促成質的飛越。
二輪復習之前,哪些動作一定要完成,不能遺留到二輪復習期間再解決?在李老師看來,高考一輪和二輪的復習沒有嚴格的界定,所謂的一輪歸整,二輪查漏補缺是不成立的。因為高三嚴格意義上來講,沒有什么知識點可講,幾乎從高二的暑假就已經開始復習了,而復習內容就是高一以來學過的內容,所以復習本身就是查漏補缺。
他建議同學們不要太過于界定自己到底處于哪一個復習階段,而是按照自己的步驟來,一定要將基礎語法的完全掌握設定成一輪復習的結點。大部分學生還在處于一提英語就是背單詞的誤區(qū)當中。單詞固然重要,但是單詞只是“血和肉”,語法才是“骨架”,背的單詞再多,沒有“骨架”的支撐,到頭來還是“一灘爛泥”。
語文:相近、易混淆的知識點都是高考一輪復習的重點
在主課中,多數(shù)學生覺得語文科目最難拿分。新東方在線語文教研組長甄麗鶴表示基本認同。
他介紹說,以2016年河北省文科狀元袁嘉瑋同學的高考分數(shù)來舉例,語文130分,數(shù)學149分,英語147分,在三大主科當中語文分數(shù)最低。千萬不要以為袁同學語文沒有發(fā)揮好,130分已經是新課標卷中較高的分數(shù)了。北京的情況稍好些,例如北京高考文科狀元俞笑同學,語文140分,數(shù)學142 分,英語144分,分數(shù)的差距不大,但語文的分數(shù)稍低。語文分數(shù)難拿,也是因為語文學科存在大量主觀題,難免有答得不全,答得不具體的情況發(fā)生,而這樣就會導致扣分。
關于一輪復習如何出彩,甄老師歸納出5個關鍵詞:積累、系統(tǒng)、全面、區(qū)別與聯(lián)系、多色筆記。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7高考語數(shù)英一輪復習如何出彩 老師來“獻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