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高中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深化歷史學科立德樹人的課程改革教育教學理念
歷史課程的目標、課程內容的選擇、教學的組織等,都要緊密圍繞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展開,使歷史教育成為形成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通過學習歷史,學生能夠掌握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史事,能夠獲取、辨析并運用歷史材料,實事求是地對歷史進行分析、闡釋和論證,提高歷史思維能力
高中不同年級的具體教學建議
按照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并結合不同年級歷史教學目標的定位,建議對高中三年的歷史教學進行通盤考量和整體設計,相應實施和適當調整高一、高二和高三的歷史教學策略。
(一)高一歷史教學
建議針對初高中歷史課程的差異,適應和培養學生從線性思維向復合思維、從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變,著重做好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工作。在教學策略上,形成從“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轉變。
(二)高二歷史教學
建議基于高一做好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工作基礎上。進一步體現歷史學科性,即加大“專業性”“學術性”的力度,側重歷史學科能力與方法的訓練與養成。著眼于提高歷史核心素養。
(三)高三歷史教學
按照“能力立意”和“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指向展開全面復習,為學生迎接高考做好必要的準備。
提出下列高三復習教學的具體建議。
1.強化教師的專業素養,增強團隊協作
2.研讀國家課程與考試的法規文本,領會課程與測試要求
3.依據《課程標準》內容要求,注重教學的實效性
4.關注模塊間的內在聯系,加強知識的梳理和整合
5.處理好必修與選修模塊的關系
6.基于教材,立足考綱,構建三輪復習模式
7.充分發揮講評課的診斷、糾錯、提高功能
8.提高基于主干知識的能力與方法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9.聯系社會生活,提升歷史感悟力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福建省普通高中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