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會考試題

2016-10-17 13:14:39 來源:學習啦

   第Ⅰ卷(客觀題 共70分)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在答題紙上對應的方框內填涂。(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

  1.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這里的“客觀實在”是

  A.某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

  B.一切客觀存在著的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的總稱

  2.有人看成一位少女的臉,有人看成一位薩克斯演奏家。這種差別表明的哲學道理是

  ①人們的認識活動可以能動地改造世界

  ②對具體事物的認識結果往往因人而異

  ③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

  ④認識具有反復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人的身體具有很強的中和緩沖功能,自身就能夠維持酸堿度的平衡,無論日常生活中攝入的食物是酸性還是堿性,人體的pH是基本不變的。可見

  A.人們在規律面前總是無能為力的

  B.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客觀的

  C.人為建立起來的聯系都是主觀的

  D.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有調節作用

  4.下列選項與漫畫寓意相反的是

  A.存在即被感知

  B.萬物生于水,又復歸于水

  C.天地合而萬物生

  D.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5.有兩位畫家以《安靜》為題各畫了一張畫,一位畫了一個湖,湖面平靜,倒映著遠山和湖邊的花草,好像一面鏡子。另一位則畫了一個激湍直瀉的瀑布,旁邊一棵小樹,樹上一個鳥巢,巢里一只小鳥,小鳥在睡覺。后一位畫家才真正理解安靜的含義,因為他懂得

  ①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②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載體③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④任何物質都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6.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這一論斷的含義是

  A.靜止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運動,沒有靜止

  C.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D.運動與靜止是絕對對立的

  7.“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動力和情感因素。當下,人們喜歡將所有積極的、催人奮進的、充滿希望的行為,貼上“正能量”標簽,這是因為

  ①正能量能夠給人帶來信心和力量 ②正能量能夠創造出獨立于物質之外的精神 ③正能量能對人體生理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 ④正能量能夠將人們的愿望變成現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8.2014年,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迫切要求加大改革力度,進一步破除制約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障礙,切實推動科學發展。這主要體現了

  A.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C.真理既是具體的,也是無條件的 D.事物的絕對運動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基礎

  9.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下列屬于實踐活動的是

  ①我外交部表示釣魚島是中國神圣的固有領土 ②2013年11月8日超級臺風“海燕”重創菲律賓 ③重慶、上海作為試點省份進行房地產稅改革 ④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項目將于2016年底封頂,預計總投資達240億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針對當前中小型企業面臨的困難,中央政府出臺“營改增”、暫免征收小微企業22項收費等“放水養魚”的政策。“放水養魚”的政策體現了

  A.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 B.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推動企業的發展

  C.尊重客觀規律,反對工作中的唯心主義 D.堅持唯物辯證法,保持政策的發展性

  11.能夠統一天下的秦始皇,造出一個舉世聞名的長城去防御敵人,卻不能制造導彈去攻擊敵人。從哲學角度看,這是因為實踐具有

  A.直接現實性 B.主觀能動性 C.社會歷史性 D.自覺選擇性

  12.在平面內,若直線a⊥c,直線b⊥c,則a∥b;在空間中,若直線a⊥c,直線b⊥c,則直線a與直線b不一定平行。這說明

  A.人們難以完全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B.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反復性

  C.真理具有客觀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13.“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蝴蝶效應體現的辯證法的道理是(  )

  A.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 B.任何兩個事物都存在著必然聯系

  C.聯系是無條件的 D.事物的聯系是無法改變的

  14.據報道,為了坐上教室里“人氣寵兒的最佳風水方位”,河南商丘市一名14歲的中學生在網上占卜后,纏著老師給自己調換座位,理由是這樣能提高自己日益下降的學習成績。這種思想

  A.否認了事物聯系的普遍性 B.否認了事物聯系的客觀性

  C.沒有把握事物的整體聯系 D.沒有把握事物聯系的多樣性

  15. 宋代徐璣在《黃碧》中說,“水清知酒好,山瘦識民貧”。其中所呈現的水與酒、山與民的關系告訴我們

  A.事物之間都是有聯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C.事物的聯系是多樣化的 D.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16. 某視頻中,一只小貓頭鷹被人用大手輕輕撫摸,它瞪大了眼睛,顯得傻氣而乖巧,網友皆呼“萌”。但科學研究表明,它的“萌態”是因恐懼而身體僵硬,動作緩慢。這給我們的啟示

  A.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B.要在普遍聯系中把握事物

  C.人為事物的聯系具有主觀性 D.既要看到現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質

  17.“附著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間里,你是塵埃”。林希的短詩《土》蘊涵的哲理是

  ①整體與部分是對立的 ②整體與部分是統一的 ③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 ④聯系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古語云:“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下列選項中,與此蘊含哲理一致的是

  A.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B.量體裁衣,對癥下藥

  C.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19. 數學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將“1.01365≈37.8”和“1.02365≈1377.4”這兩個等式解讀為:只比你努力一點的人,其實已經甩你太遠。這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A.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有質變的發生,必須重視量的積累

  B.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必須要抓住時機才能促成質變

  C.質變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在新質的基礎上不斷發展

  D.要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就必須把量變控制在一定限度內

  20.網上有一句流行的治愈金句:人生就像心電圖,一帆風順說明你掛了。生活中人們常把“浮起來”稱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敗。其實在沉浮之間,有起有落才是真實人生。從中我們可以領悟到

  A.事物發展的道路總是迂回的、曲折的

  B.事物總處在量變與質變的交替過程中

  C.事物發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實現成功人生

  21.右邊漫畫蘊含的哲學觀點是

  A.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B.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C.主次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D.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22.2014年3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中央黨校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這體現了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統一

  23.有人做過這樣的測試:在一張白紙上畫一個黑點,讓不同的人來看。結果發現人們通常都是只注意到那個黑點,而忽視了黑點之外的那一大片空白。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①不要忽視次要矛盾的解決  ②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③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第Ⅱ卷(主觀題 共30分)

  三、簡答題:請緊扣題意,結合所學相關知識,在答題紙上簡要回答問題。(本部分共2題,第41題8分,第42題8分,共16分)

  41.材料一:從1999年深秋到2013年6月,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完成 了從一飛沖天到空間手控交會對接的跨越。一次次的突破和勝利都源于中國航天人不斷的技術積累和創新,我們對宇宙空間的探索從未止步。

  (1)從“神一”到“神十”,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雖然不是一帆風順,但我們對宇宙的探索從未止步。這說明認識具有哪些特征?

  材料二:我國航天工程的成功實施,已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學管理模式和方法,積累了新形勢下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經驗;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證明了我國航天工程的計劃、程序、步驟等舉措是科學的。

  (2)我國航天工程的成功實施,是如何體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

  4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改革開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對外貿易結構不合理,競爭力不強;利用外資結構不合理,技術含量不高;對外投資結構不合理,投資效益不好…… 2013年以后的未來經濟轉型,必須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并且使質量和效益、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有新提升,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材料二

  根據中央部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于2013年6月18日正式啟動。一年左右的時間里,活動緊緊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把作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著力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自上而下在全黨深入開展。

  (1)結合上述材料一說明,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是如何體現辯證否定觀的?

  (2)結合材料二,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說明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理論依據。

  四、探究題:請你進入下列情境中,參與問題的探究與分析,并將你的觀點寫在答題紙上。(本部分1題,14分)

  43.進入21世紀,南京市經濟快速發展,但空氣污染也日趨嚴重,“藍天不藍”。十月本該是南京最美好的季節,可近日“秋高氣不爽”,霧霾已連續幾日縈繞金陵城。某校高二(1)班同學以“健康呼吸,從治理霧霾開始”為題開展研究性學習,請你參與其中。

  【政策影響】

  據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與南京市氣象臺聯合發布的空氣質量日報,2013年10月29日空氣質量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PM2.5日均濃度為117微克/立方米,超標0.56倍。針對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為減少灰霾天氣,改善南京空氣質量,市委、市政府印發了《深化藍天計劃控制大氣污染實施方案》,決定加大力度實施“綠色南京工程”。

  (1)結合材料,請從辯證唯物論的角度,分析南京市政府的做法。

  【理清思路】

  高二(1)班同學圍繞“霧霾出現的原因及解決辦法”展開討論,形成了以下下觀點:

  觀點一:霧霾天氣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問題,南京在治理中既要要借鑒其他城市和發達國家的做法,還需通盤考慮,綜合治理,需要政府、企業、媒體、公眾全方位的參與,形成治理的強大合力。

  觀點二:霧霾天氣的出現,既有自然因素的原因,也有生產方式粗放的原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出現霧霾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南京在治理時不能急于求成,關鍵是找準病根,對癥下藥。

  (2)請你選擇其中一個觀點,運用唯物辯證法有關知識加以論證。

  【重在參與】

  有人認為,污染都是別人造成的,與我無關。其實,環境的惡化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關系。沒有大家配合,再怎么治理都沒有用。頭頂著昏暗的天空,越來越多的人在思考:如何走出這令人窒息的污染圍城?

  (3)作為一位中學生,面對南京霧霾天氣,你能做些什么?提兩條合理化建議,并說明哲學依據。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政治會考試題”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怡红院 | 曰本一区中文字幕在看 | 一色屋手机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无线码永久免费2020 | 亚洲青青青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