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檢測題(2)
答案:2.2×10-8 0.2
能力提升
8.某溫度時,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提示:BaSO4(g)Ba2+(aq)+S2-4(aq)的平衡常數Ksp=c (Ba2+)•c(SO2-4),稱為溶度積常數。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點變到b點
B.通過蒸發可以使溶液由d點變到c點
C.d點無BaSO4沉淀生成
D.a點對應的Ksp大于c點對應的Ksp
解析:A項溫度不變,加入Na2SO4會導致溶解平衡向左移動,但兩離子的乘積仍不變,仍在曲線上,不會由a點變到b點;D項通過蒸發,水量減小,Ba2+和SO2-4濃度都增大,不可能由d點變到c點;C項d點還沒有形成飽和溶液,因此無BaSO4沉淀生成;D項從圖像中看出a點與c點的Ksp相等。
答案:C
9.在飽和Mg(OH)2溶液中,c(OH-)=1.0×10-4 mol/L。若向該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中的c(OH-)變為原來的10倍,則Mg(OH)2的溶解度在理論上將( )
A.變為原來的10-3倍 B.變為原來的10-2倍
C.變為原來的10倍 D.不發生變化
解析:原飽和溶液中c(Mg2+)=Ksp[MgOH2]c2OH-=Ksp[MgOH2]1.0×10-8,
所以cMg2+后cMg2+原=Ksp[MgOH2]/1.0×10-6Ksp[MgOH2]/1.0×10-8=10-2
答案:B
10.已知Ag2SO4的Ksp為2.0×10-5,將適量Ag2SO4固體溶于100 mL水中至剛好飽和,該過程中Ag+和SO2-4濃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飽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 mol/L。若t1時刻在上述體系中加入100 mL0.020 mol/L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t1時刻后Ag+和SO2-4濃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是( )
A. B.
C. D.
解析:100 mL飽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 mol/L,c(SO2-4)=12c(Ag+)=0.017 mol/L;加入100 mL 0.020 mol/LNa2SO4溶液后,c(SO2-4)=0.020 mol/L+0.017 mol/L2=0.018 5 mol/L,c(Ag+)=0.034 mol/L2=0.017 mol/L,此時Qc(Ag2SO4)=(0.017)2×0.018 5
答案:B
11.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懸濁液存在下列溶解平衡:Ca(OH)2(s)Ca2+(aq)+2OH-(aq),當向此懸濁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時,下列說法正確( )
A.n(Ca2+)增大 B.n(Ca2+)增大
C.n(OH-)增大 D.c(OH-)不變
解析:加入少量生石灰后,發生反應CaO+H2O===Ca(OH)2(微溶)溶液中水的量減小,析出Ca(OH)2固體,但溶液仍然是飽和溶液,所以溶液中的離子濃度不變,但離子數減少。
答案:D
12.已知:Cu(OH)2Cu2+(aq)+2OH-(aq),Ksp=c(Cu2+)•c2(OH-)=2×10-20。當溶液中各種離子的濃度方次的乘積大于溶度積時,則產生沉淀,反之固體溶解。
(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如果生成Cu(OH)2沉淀,應調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______。
(2)要使0.2 mol/LCuSO4溶液中Cu2+沉淀較為完全(使Cu2+濃度降至原來的千分之一),則應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為__________。
解析:(1)根據信息,當c(Cu2+)•c2(OH-)=2×10-20時開始出現沉淀,則c(OH-)=2×10-20cCu2+=2×10-200.02=10-9 (mol/L),c(H+)=10-5 mol/L,pH=5,所以要生成Cu(OH)2沉淀,應調整pH>5。
(2)要使Cu2+濃度降至0.2 mol/L/1000=2×10-4 mol/L,c(OH-)= 2×10-202×10-4=10-8 (mol/L),c(H+)=10-6 mol/L,此時溶液的pH=6。
答案:(1)5 (2)6
13.已知難溶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MmAn(s)mMn+(aq)+nAm-(aq)
Ksp=[Mn+]m•[Am-]n
某學習小組欲探究CaSO4沉淀轉化為CaCO3沉淀的可能性,查得如表資料:
難溶
電解質 CaCO3 CaSO4 MgCO3 Mg(OH)2
Ksp 2.8×10-9 7.1×10-5 6.8×10-6 5.6×10-12
實驗步驟如下:
①往100 mL 0.1 mol/L的CaCl2溶液中加入100 mL0.1 mol/L的Na2SO4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上述懸濁液中加入固體Na2CO3 3 g,攪拌、靜置、沉淀后棄去上層清液。
③再加入蒸餾水攪拌、靜置、沉淀后再棄去上層清液。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寫出第②步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2)設計第③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補充第④步操作及發生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寫出該轉化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一個應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為沉淀的轉化,題目在設計方式上為探究性實驗,既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注重了探究能力的考查.在硫酸鈣的懸濁液中存在著:CaSO4(s)SO2-4(aq)+Ca2+(aq),而加入Na2CO3后,溶液中CO2-3濃度較大,而CaCO3的Ksp較小,故CO2-3與Ca2+結合生成沉淀,即CO2-3+Ca2+=== CaCO3↓。既然是探究性試驗,必須驗證所推測結果的正確性,故設計了③④步操作,即驗證所得固體是否為碳酸鈣。然后聯系生活實際除去鍋爐水垢,即可解答(4)小題。
答案:(1)Na2CO3+CaSO4===Na2SO4+CaCO3
(2)洗去沉淀中附著的SO2-4
(3)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鹽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無色無味氣體
(4)將鍋爐水垢的CaSO4轉化為CaCO3易于除去
14.鹵化銀(包括AgCl、AgBr、AgI)都是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難溶物。
(1)下列有關AgCl的敘述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
A.一定溫度下的AgCl水溶液中,Ag+和Cl-濃度的乘積是一常數
B.AgCl的Ksp=1.8×10-10,在任何含AgCl固體的溶液中,c(Ag+)=c(Cl-),且c(Ag+)和c(Cl-)乘積等于1.8×10-10
C.溫度一定時,在AgCl飽和溶液中,c(Ag+)和c(Cl-)乘積是一個常數
D.向飽和AgCl溶液中加鹽酸Ksp變大
(2)向5 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現白色沉淀,繼續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蕩,沉淀變為黃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蕩,沉淀又變成黑色。根據上述變化過程,分析此三種沉淀物的溶解度關系為__________。
A.AgCl=AgI=Ag2S B.AgCl
C.AgCl>AgI>Ag2S D.AgI>AgCl>Ag2S
(3)現向含AgI的飽和溶液中:
①加入固體AgNO3,則c(Ag+)__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下同);
②若改加更多的AgI,則c(Ag+)__________;
③若改加AgBr固體,則c(I-)__________________,c(Ag+) __________。
解析:(1)選C,A項,一定溫度下的AgCl只有達到溶解平衡,也即只有在AgCl的飽和溶液中,c(Ag+)與c(Cl-)乘積才是一個常數;B項在含Ag+或Cl-的AgCl溶液中c(Ag+)與c(Cl-)不相等,但Ksp不變;D項向飽和AgCl溶液中加鹽酸,Ksp不變,Ksp只與難溶物的性質和溫度有關。
(2)沉淀總是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轉化。
(3)①AgI飽和溶液中,加AgNO3,溶解平衡逆向移動,AgI溶解度變小,但c(Ag+)增大。
②加AgI,無影響,溶解度和c(Ag+)都不變化。
③加AgBr,因為AgBr溶解度比AgI大,所以c(Ag+)變大,AgI溶解平衡逆向移動,c(I-)變小。
答案:(1)C (2)C (3)①變大 ②不變 ③變小、變大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高二化學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檢測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