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復習:基因的分離定律
高一生物復習:基因的分離定律
相對性狀
性狀:生物體所表現出來的的形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為方式等。
相對性狀:同一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
2
二、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1、實驗過程(看書)
2、對分離現象的解釋(看書)
3、對分離現象解釋的驗證:測交(看書)
例:現有一株紫色豌豆,如何判斷它是顯性純合子(AA)還是雜合子(Aa)?
相關概念
1、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
顯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1表現出來的性狀。
隱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1沒有表現出來的性狀。
附:性狀分離:在雜種后代中出現不同于親本性狀的現象)
2、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
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
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 DNA分子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決定1對相對性狀的兩個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相同位置上)。
3、純合子與雜合子
純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能穩定的遺傳,不發生性狀分離):
\
顯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
隱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
雜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不能穩定的遺傳,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
4、表現型與基因型
表現型:指生物個體實際表現出來的性狀。
基因型:與表現型有關的基因組成。
(關系:基因型+環境 → 表現型)
5、 雜交與自交
雜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體間相互交配的過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體間相互交配的過程。(指植物體中自花傳粉和雌雄異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測交:讓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可用來測定F1的基因型,屬于雜交)
3
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
在減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4
基因分離定律的兩種基本題型:
l
正推類型:(親代→子代)
親代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子代表現型及比例
⑴
AA×AA
AA
全顯
⑵
AA×Aa
AA : Aa=1 : 1
全顯
⑶
AA×aa
Aa
全顯
⑷
Aa×Aa
AA : Aa : aa=1 : 2 : 1
顯:隱=3 : 1
⑸
Aa×aa
Aa : aa =1 : 1
顯:隱=1 : 1
⑹
aa×aa
aa
全隱
l
逆推類型:(子代→親代)
親代基因型
子代表現型及比例
⑴
至少有一方是AA
全顯
⑵
aa×aa
全隱
⑶
Aa×aa
顯:隱=1 : 1
⑷
Aa×Aa
顯:隱=3 : 1
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
Ø 正確地選用試驗材料;
Ø 分析方法科學;(單因子→多因子)
Ø 應用統計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Ø 科學地設計了試驗的程序。
6
基因分離定律的應用:
1、指導雜交育種:
原理:雜合子(Aa)連續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比例
雜合子(Aa ):(1/2)n
純合子(AA+aa):1-(1/2)n (注:AA=aa)
例:小麥抗銹病是由顯性基因T控制的,如果親代(P)的基因型是TT×tt,則:
(1)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Tt,表現型是 抗銹病。
(2)子二代(F2)的表現型是抗銹病和不抗銹病 ,這種現象稱為性狀分離。
(3)F2代中抗銹病的小麥的基因型是TT或Tt.其中基因型為Tt的個體自交后代會出現性狀分離,因此,為了獲得穩定的抗銹病類型,應該怎么做?
答:從F2代開始選擇抗銹病小麥連續自交,淘汰由于性狀分離而出現的非抗銹病類型,直到抗銹病性狀不再發生分離。
2、指導醫學實踐:
例1:人類的一種先天性聾啞是由隱性基因(a)控制的遺傳病。如果一個患者的雙親表現型都正常,則這對夫婦的基因型是____Aa、Aa_______,他們再生小孩發病的概率是___1/4___。
例2:人類的多指是由顯性基因D控制的一種畸形。如果雙親的一方是多指,其基因型可能為DD或Dd___________,這對夫婦后代患病概率是____100%或1/2__________。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分享“高一生物復習:基因的分離定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