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識點總結:俄國農奴制改革
1.改革背景
(1)地主與農奴的矛盾尖銳,農民騷動此起彼伏。
(2)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3)新思潮的涌動,社會各階層展開激烈爭論。
(4) 克里米亞 戰爭充分暴露了俄國的落后和危機,激化了國內矛盾,促進了改革。
2.“二一九法令”
(1)內容
①政治: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并享有一系列公民權利。
②經濟:土地仍歸地主所有,農民可交付贖金購買份地。
③組織:農民仍然受到村社的嚴格管理。
(2)進步性
①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②使農奴成為自由人,促進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3)局限性:不徹底性;掠奪性;欺騙性。
3.意義:
(1)性質:農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 資產階級 性質的改革。
(2)進步性:農奴制的廢除,大大擴大了俄國自由勞動力的來源,有利于工業革命的發展。它動搖了俄國落后的封建生產關系,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成為俄國歷史上一個重要轉折點。
(3)不徹底性:農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縛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的農奴制殘余。
【特別提醒】俄國1861年改革為什么只能走自上而下的道路。
(1)從下層群眾看:1859~1861年間俄國曾出現革命形勢,但是由于俄國經濟發展落后,資產階級軟弱且缺乏領導,再加上農民的覺悟低,斗爭是分散的、自發的,同時沙皇政府還有足夠的鎮壓力量,所以自下而上消滅農奴制的企圖歸于失敗。
(2)從統治階級看:①國內農奴制的嚴重危機已使沙皇無法照舊統治下去了;②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使沙皇政府看到農奴制度必須廢除;③資本主義制度正在形成世界體系,某些地主已看到農奴制不如資本主義剝削更為有利可圖。
1861年農奴制改革是俄國加快近代化步伐的重要前提。近代化是近代世界歷史發展的主旋律,其內容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思想等方面。任何國家都無法回避近代化歷史浪潮的影響,因此,近代化在俄國出現是俄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這一變化必然會影響到社會各個領域。
【高考真題例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正式簽署關于廢除奴隸制度的法令前,俄國有三個階級分別提出解決農奴問題的方案。
地主貴族的改革草案:主張只給農奴人身自由,不給他們土地所有權,并且提議減少農民的份地,堅決主張農民使用份地必須負擔繁重的義務。
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者的改革草案:主張解放農民并讓農民得到他耕種的全部土地,但農民應付給地主贖金,否則就是破壞私有權,因而要求兼顧地主和農民的利益,實現兩個階級的妥協。
革命民主主義者的改革草案:主張徹底廢除農奴制度,推翻沙皇專制統治,建立共和國。
——陶惠芬《俄國近代改革史》
(1)1861年改革體現了上述哪個草案的內容?并分析此次改革對俄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另外兩個草案未被采納的主要原因。
解析:回答第(1)問,需回憶俄國1861年改革內容,可以得出1861年改革不僅給了農奴人身自由,而且還有屬于他們的份地。因此可以判斷是體現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者的草案。所謂近代化主要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和經濟工業化。1861年改革從政治和經濟兩方面都推動了俄國的近代化進程,特別是經濟,為資本主義經濟提供了市場,勞動力、資本等一系列條件。回答第(2)問,主要聯系1861年改革的背景,可以知道1861年改革實施的必要性。
答案:(1)體現了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者的改革草案內容。改革廢除了農奴制,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勞動力和市場,推動了俄國的工業革命;俄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2)地主貴族的改革草案:不能滿足農民利益,不利于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危及沙皇的統治。革命民主主義者的改革草案:超越了俄國社會現實。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程度較低,掌握政治、經濟力量的主要是以沙皇為代表的貴族地主。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識點總結:俄國農奴制改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