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數學:數學題沒有思路怎么辦
有些同學抱怨說,數學題一看,一點思路都沒有,更談不上做題正確與否了。其實這十分的不應該。除非你的基礎差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了。只要有一定的基礎,數學題的思路是很好把握的。
我們一直在強調,做題一定要從題目本身出發,題目讓干什么我們就做什么。我舉一兩個較難的題目,說明如何產生思路,并且即便是基礎不好的情況下,也能有一定的解題方向。
我們看題目,不要管題目如何復雜。要看的是條件和問題。問題1是求橢圓的方程。條件是由未知數a、b構成的橢圓,并且有離心率、過固定點。那么很明顯就是題目告訴我們兩個條件、兩個未知數,列方程組即可。
我們說,思路是由條件賦予的,不是憑空產生的,用知識點去套用那是最笨的方法。這道題的條件告訴我們,有兩個未知數、兩個方程。一個是離心率、一個是過固定點。如果對離心率的基本概念不會,那么確實無法做題。但是到了高三這一階段,至少關于橢圓的一些公式會背了吧?因此,第一個步驟基本上解決。
我們看第二步,一定要看清楚題意,A點是告訴我們的已知條件(2.3),不要以為是新的點,又通過原點,交橢圓于B點。那么由于橢圓是對稱圖形,點B必然是關于原點對稱。再看點P的特征,明顯是什么?是直角三角形的特點。AP是斜邊。那么通過作圖,我們只要證明AB和PB能不能垂直即可。知道AB和PB垂直,又知道直線AB的方程(過原點、過點A),就能知道PB的方程(垂直與AB,斜率知道,又過點B)。然后只要看直線PB的方程與橢圓方程聯立,就能根據△算出有沒有交點。這道題結束了。
我們看思路,并不復雜,要證明點P存在,就看點P的特殊性。點P的特殊性在于直角三角形,即AB⊥BP。然后我們就利用已知條件,點A推出點B,得出AB的方程、推出BP方程,與橢圓聯立,就能證明出結論。
但是為什么很多同學拿到題就沒有思路了呢?是因為這類題拿知識點去套用,是沒有辦法作出來的。第一步,可以用知識點套,列出離心率的公式,自然懂得聯立求解。第二步,就不知道該用什么知識點去套用了,故徹底的沒有了思路。而如果根據題目條件去分析,那么這道題就比較好上手了。當然,做數學一定要學會條件的的轉換,不能死板。如不能將AP、AB、BP三者的關系式轉化為AB、BP互相垂直,那么題目就非常難做,不是思路上的難,而是計算上的難。方法及思路如下:如設點P為(x1、y1),我們知道A、B的坐標,可以算出AB長度、利用坐標點距離公式,也能計算出點P,再根據橢圓方程,也能證明。
我們看這道題,我們先看條件,不考慮知識點先。題目讓做的是證明bn是等比數列,題目給的條件是an,以及bn與an之間的關系式。既然求等比,那么直接用bn+1/bn或者bn/bn-1,(本題題目給我們n≥2)得出一個固定數值,必然是等比數列,這就是基本思路。剩下的就是基本的換元計算了。
第二個問題是求和。我們首先要看能不能了利用第一問的結論。由于第一問給出的是等比數列,其計算過程中必然涉及到an方面,因此可以利用。剩下的就是不斷的轉化和計算,只要大膽細心計算下去,基本上就沒有問題。與整體的思路無關,只與計算能力有關。
看具體的解題步驟:
這兩個例子說明,沒有思路是不應該的,因為思路和知識點掌握的程度關系不大,是思考并解決問題的方向,知識點、計算能力等是工具。思路是根據題目問題和條件決定的。在大家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把“思路與知識點”分開。做數學題是一個拆分、推理的過程,而不是強行套用或者你所認為的“創造”過程。無論什么題,我們只需要根據題目問題和所給條件,必然能獲得出正確的思路。
至于很多同學抱怨說做題一點思路都沒有,那么建議這些同學,從最基本的數學知識,基本的數學題從新開始復習,本著“題目問什么答什么”的態度重新去思考一番,那么你就慢慢明白,思路其實非常簡單。數學難點全部在于題目條件的解讀和轉換,還有計算過程,而不是做題時沒有思路。
對于題目條件的解讀和轉換,才是要依賴數學知識點的把握程度以及計算能力。這個才是我們今后復習的重點。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數學:數學題沒有思路怎么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