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知識點總結

2016-11-10 13:34:45 來源:精品學習網

   1.新文化運動前期和后期的比較

  (1)共同點:

  ①從性質上看,前后兩個時期都帶有資產階級文化思想的性質;

  ②從領導者方面來看,前后兩個時期有些領導者是相同的;

  ③從形式上看,兩個時期都是通過著書立說開展文化宣傳,同時都經過了長期激烈的爭論;

  ④從作用來看,都是當時社會先進思潮的主體成分,都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提高了人們的認識。

  (2)不同點:

  ①從性質上看,前期屬于純粹的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性質的思想文化運動;后期則帶有大部分無產階級新民主主義性質。

  ②從領導者上看,前期是由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來倡導,帶有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后期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繼續領導,但已經轉化為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或馬克思主義者,同時又加入了一批新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如毛澤東等。

  ③從內容上看,前期主要是追求民主和科學,提倡新文學、新道德;后期主要是宣傳馬克思主義。

  ④從陣營上看,前期表現的較為一致;后期由于馬克思主義的傳人引起了一些爭論,尤其是問題與主義之爭,使新文化運動陣營發生分化。

  ⑤從范圍上看,前期主要局限于局部地區、少數知識分子;后期則進一步擴大了區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運動當中來,且馬克思主義還與工農運動結合起來。

  ⑥從作用上看:前期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在社會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起了一定的社會啟蒙作用;后期影響深遠,它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為傳播,成為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重要因素。

  2.對新文化運動的認識

  (1)性質: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思想解放運動

  (2)內容:新文化運動分前后兩個階段

  前期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三提倡三反對”,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與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后期李大釗極力地宣傳馬克思主義。

  (3)特點:

  ①與當時關系到中華民族之生死存亡的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密切的聯系在一起,從而使自己獲得了借以開拓前進的契機和力量。

  ②在文化選擇上,敢于面向世界,在破舊和開放中銳意立新。

  ③以“科學”與“民主”作為旗幟,使當時那場異常復雜的文化運動有了相對統一的走向。

  ④抓住了要害,對當時作為阻礙中國社會向前發展之主要惰性精神力量的封建傳統文化,進行了空前徹底的批判。

  (4)進步性:

  ①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②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③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也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④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⑤后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5)局限性:

  ①沒有同群眾運動相結合;

  運動的倡導者忽視人民群眾,沒有把新文化運動同廣大群眾相結合,使文化運動局限在知識分子的圈子里。而當時的文學革命,雖然提出建設“國民文學”,但當時的文學活動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識分子中,還沒有可能普及到工農群眾中去。

  ②回避當時對軍閥政府的實際斗爭,也沒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務。

  ③對東西方文化的態度片面化、絕對化。

  新文化運動徹底批判儒家思想,比如錢玄同為了反孔而主張“唯有將中國書籍一概束之高閣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廢滅漢文”,采用世界語。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歷史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知識點總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可以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全网站 | 久久亚洲精品频在久久 | 色悠悠久久综合亚洲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第一页 | 日本中文字幕永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