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三歷史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實踐知識點(岳麓版)

2016-11-14 14:00:59 來源:精品學習網

   歷史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育路小編準備了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實踐知識點,希望你喜歡。

  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經濟)農耕經濟高度繁榮;

  (政治)國家統一,政局穩定;

  (思想)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

  (社會)對外交往與民族融合

  (一)四大發明:

  1、造紙術:西漢植物纖維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

  2、印刷術:

  ①唐:現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剛經》。

  ②北宋畢升,活字印刷術。

  ③13世紀出現金屬活字,后傳入朝鮮、歐洲。

  3、火藥:

  ①唐:發明火藥,孫思邈《丹經》記載,唐末用于軍事。

  ②五代、宋:廣泛應用。火炮、火箭、突火槍等。

  ③14世紀: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4、指南針:

  ①戰國:司南。

  ②北宋:人工指南針用于航海。

  ③13世紀:傳入歐洲。

  (二)天文學

  ①戰國:《甘石星經》中《石氏星表》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東漢:張衡——水運渾象儀;地圓說早1000多年;地動儀早1700多年。

  ③唐:僧一行——黃道游儀;世界首次測量子午線長度;水運渾象儀。

  ④元:郭守敬——簡儀早300年;《授時歷》我國古代最精確的歷法。

  (三)數學:

  ①春秋: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籌算

  ②西漢:《周髀算經》勾股定理早500年

  ③東漢:《九章算術》

  ④南朝:祖沖之圓周率點后七位,早1000年

  (四)四大農書:

  ①南北朝:賈思勰《齊民要術》: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 (農業,畜牧業;因地制宜。最能反映時代特點:民族交融)

  ②元:王禎《農書》介紹工具改進

  ③明:徐光啟《農政全書》“中國近代科學先驅” (開始汲取西方科技思想)

  宋應星《天工開物》“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 :總結農業和手工業;反映工業因素萌動時期

  (五)醫學:

  ①西漢:《黃帝內經》奠定中醫學理論基礎

  ②東漢:“醫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介紹四診法;華佗發明麻沸散,創立“五禽戲”

  ③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創立世界最先進分類法

  (六)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

  第一,中國古代科技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服務于生產和鞏固統治的需要。

  第二,中國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對生產經驗的直接記載或對自然現象的直觀描述,具有較強的經驗性。

  第三, 古代科學理論的技術化傾向嚴重,而這些技術又不具有開放性,沒有轉化為普遍的生產力。

  (七)中國古代科技高度發達的原因:

  A.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農耕經濟的高度繁榮,是中國古代科技取得輝煌成就的要本保障。

  B. 各朝代十分重視交通的發展,促進了科學技術的交流和傳播。

  C. 中華文明具有強大的包容性,能夠不斷吸收來自外部的先進成果充實和發展自身,在歷史上不斷創新,與時俱進,長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D. 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富有創造力。

  E. 相對封閉獨立的地理環境,強大的中央集權政權保證了中華文明免受外來勢力的沖擊。

  F. 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與社會生產、生活直接相關,易于在社會上傳播。

  (八)中國古代有著如此輝煌的科技成果,而自明清以來,多出現一些總結性的著作,如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宋應星著《天工開物》,徐光啟著有《農政全書》。想一想為什么明清時期在科技發展方面會出現這種現象?(也是導致中國近代落后的原因)

  1. 中國古代建立在農耕文明基礎上,科技一旦能夠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就失去了發展的條件和動力。

  2. 為鞏固大一統封建專制統治的需要,古代統治者重視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的教化,不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學教育的成分。

  (九)明清中國古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啟示

  啟示:先進文化要不斷地創新才有新的生機,更要學會如何在日常學習中揚長避短,避免故步自封。科技能否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取決于社會環境。現在我們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教興國,充分發揮國家的宏觀調控的職能等。

  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實踐知識點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必修三歷史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實踐知識點(岳麓版)”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 最新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思思久久电影网站 | 日本AⅤ碰碰碰视频 | 专区中文字幕视频专区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