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指導高考地理沖刺:理清思路強化記憶

2016-11-16 11:12:33 來源:學習方法網

  經過高三的復習,大家的地理技能都有所提高,在最后這段時間,只要抓住重點,有序復習,還能進步。以下幾點建議,供同學們參考。

  1.強化知識聯系

  (1) 圖像聯系。把地理教材中的圖像,按照某些聯系結合起來復習,效果會很好。比如氣候類型圖、洋流分布圖和自然帶分布圖的結合;美國的氣候類型圖和農業帶圖的結合;中國三大階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和中國的自然分區圖的結合;大陸東、西岸的氣候、洋流、風向對比等,有利于整體把握地理分布知識。

  (2) 時間聯系。把握時間變化,是地理最后綜合復習的又一線索。例如: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氣溫較高———各氣壓帶分風帶位置北移———東亞、南亞盛行夏季風;再如把平時練習當中有關季節的描述加以整理,像地球公轉速度比較慢、尼羅河水位大漲代表北半球的夏季等等,以此類推,專門總結,集中記憶。

  (3)高初中聯系。高、初中知識側重不同,把高初中知識聯系起來,就能在最后階段變零散為系統,對問題的分析也會更透徹。比如高初中教材當中的大氣降水可以歸納為:①水汽的來源,從哪個海洋,什么風?②上升運動促進降水的形成,自然界中有哪些氣流上升的方式?③降水的表示方法———空間上用等降水量線,時間上用降水柱狀圖,怎么運用這些圖?④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可聯系氣候類型,例熱帶雨林氣候代表赤道地區多雨;⑤夏季風的進退與我國雨帶的推移;⑥暴雨和酸雨是氣象災害和大氣污染事件。

  2.抓住主干原理

  地理學科的基本原理主要有:經緯線的利用、地圖上方向、時間的計算、正午太陽高度大小和晝夜長短的變化、等值線判讀、大氣環流、天氣與氣候、洋流、地域分異規律、板塊構造學說、區位選擇和可持續發展等,這些原理是一大塊內容,必須拿出相對較多的時間,結合高考題和模擬考試的失誤,深入理解,熟練掌握,如果做不到靈活運用,那至少也要牢記于心。

  3.記憶區域地理

  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中國國土整治,需要記憶。但這些知識比較龐雜,必須加以歸納,避免類似知識的多次重復。比較典型例子就是中國地理,初中講了四大區域,高中選修第二冊又詳細談了各區的國土整治,將其結合在一起,內容就精練多了。以北方地區為例,主要回答四個問題:①東北土地資源優勢及其開發與保護②森林寶庫與森林資源的利用與保護③華北平原的春旱、夏澇、鹽堿、風沙與農業低產區的治理④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對于這部分內容,不要過多糾纏,可在老師的指導下或利用復習材料,利用綱要,突擊記憶。

  4.明確地理位置

  認清位置、抓住區域輪廓是最后復習中的重要一環。“考試大綱”中明確要求掌握世界的十三個地區、八個國家和我國的四個區域的位置、形狀以及區域內的重要地點,在此基礎上分析區域特征和國土整治方向。就這個問題,推薦兩個方法:第一,用典型經緯線、赤道、回歸線等,去找重要的地點,訓練自己的方位感。第二,把位置與氣候類型分布、六大板塊分布、主要地形區、主要河流、主要工業區域和農業區域聯系起來看,培養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名師指導高考地理沖刺:理清思路強化記憶”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日韩欧免费精品视频 | 亚洲2020天天堂在线 | 亚洲一区婷婷在线 | 又紧又爽又深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伦乱中文在线 | 五月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