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人教版高二歷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知識點
師夷長技以制夷 是魏源在其著作《海國圖志》中提出的著名主張,也是近代中國變革的手段之一,歷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知識點會為大家詳細講解這部分內容。
一、“開眼看世界”
1.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地主階級抵抗派)。
(1)林則徐:設立譯館,編譯《四洲志》、《各國律例》,成為中國近代 開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2)魏源:編撰《海國圖志》,闡述了“ 師夷長技以制夷 ”的思想。
2.概念:先進的 地主 階級知識分子,從封閉狀態中走出來,摒棄傳統的夷夏觀念,率先提出向 西方 學習。
3.影響:引導人們關注世界形勢,解放 思想 。
【疑點1】為何稱林則徐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點 撥】林則徐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帶頭起來反抗西方殖民主義的民族英雄,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閉關鎖國的保守思想,了解外國情況,吸收新事物,他一面積極備戰,增設西洋大炮,一面積極了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情況,設譯館,輯有《四洲志》等。
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1.背景:清政府面臨 內憂外患 的形勢。
2.主張:他們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長技以 自強 ”的思想。
3.目的:挽救清朝封建統治。
4.概念:封建綱常倫理為國家根本,用西方 科學技術 來挽救統治。
5.意義:將地主階級抵抗派的主張付諸實踐,邁出中國 近代化 的第一步。
三、維新變法思想
1.早期維新派:
(1)背景:洋務運動的開展,中國 民族資本主義 的發展。
(2)代表人物: 王韜 、 鄭觀應 。
(3)主張:經濟上主張發展民族工商業,與外國進行商戰;文化上主張興辦學校,學習西方科學知識;政治上主張革新,實行 君主立憲制 。
(4)局限:沒有形成 完整理論 ;沒有付諸 實踐 。
2.晚期維新派:
(1)背景: 民族資本主義經濟 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 民族危機 嚴重;早期維新思想的影響。
(2)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
(3)主張:①康有為:著作《 新學偽經考 》、《孔子改制考》,借用經學外衣,利用孔子權威來否定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為維新變法提供了合乎傳統文化價值的理論依據。②梁啟超:發表《 變法通議 》,宣傳伸民權、設議院、變法圖存。③嚴復:指出封建君主為“大盜竊國”,翻譯《天演論》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4)實踐:1898年發動 戊戌變法 ,但最后結果失敗。
(5)影響:是近代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探索救國救民真理的一次愛國運動,是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疑點1】簡述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及特點。
【點 撥】學習西方經歷了器物——制度——思想三個階段的探索,呈現出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淺到深的特點。
1.“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
(1)產生:第二次鴉片戰爭后,面對內憂外患的形勢,清政府內部出現了洋務派,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主張利用外國先進科學技術來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2)傳播:洋務派的觀點遭到頑固派的堅決反對,雙方展開激烈的辯論。為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慈禧太后采取暫時支持洋務派的策略。
(3)實踐:洋務運動。①19世紀60~90年代,興起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②洋務運動促進了西學在中國的傳播,對中國教育制度的改革起到了促進作用,但它并未使中國富強起來。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使洋務派“自強”的迷夢徹底破滅,“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例題及解析: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異于傳統,又因其主事者以新衛舊的本來意愿而難以掙脫傳統。結果是‘東一塊西一塊的進步’,零零碎碎的,是零賣的,不是批發的。”下列哪位歷史人物的思想特點符合上述材料的描述
A.林則徐 B.曾國藩
C.洪仁玕 D.康有為
【 解析】題中“主事者以新衛舊”,即只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而不改變封建制度,屬于洋務運動時期“中體西用”的觀點。曾國藩是洋務派代表。答案為B。
【變式訓練】張之洞在《勸學篇》說:“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不必盡索之于經文,而必無悖于經文。”下列主張已經突破張之洞觀點的是( )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師夷長技以自強”
C.“忠信為甲胄,禮義為干櫓”
D.“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
【解析】D項是維新派的主張,洋務派代表張之洞的主張與維新派有很大不同。答案選D。D2.地主階級抵抗派、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思想各有何特點?
(1)抵抗派思想的特點:①在西方堅船利炮的打擊下萌生。②以“向西方學習”為核心,以西方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為主要內容。③以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探索為主,啟迪人們新知和重新認識世界。④這些先進思想和主張未能實施。⑤有著深刻的時代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其思想從總體上仍屬“經世致用”的封建思想體系。他們不敢觸及封建制度,其活動的基點是維護封建統治。
(2)洋務派思想的特點:①由于清王朝面臨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西學在較為廣泛的層面傳輸開來,洋務派繼承和發展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②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長技以自強”的主張,邁出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③這一思想沖擊了傳統“夷夏之辨”的保守觀念,為西學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④沒有意識到中國傳統的封建體制的落后,在不改變舊制度的前提下學習西方,注定要失敗。
(3)維新思想的特點:①早期維新思想的特點:a.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一些具體的改革主張。b.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沒有付諸實踐。②康梁維新思想的特點:a.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的儒家思想結合起來?涤袨榈摹缎聦W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借歷史考證向封建傳統思想大膽挑戰,有力地沖擊了頑固守舊勢力,奠定了資產階級維新變法的理論基礎。
b.把維新思想轉變為維新變法活動,最終推動戊戌變法的實現?涤袨楹土簡⒊瑒撧k學堂、創辦報紙,宣傳維新變法思想,領導“公車上書”,創辦政治團體,上書光緒帝,與頑固派展開論戰等,使維新運動在全國開展起來。
新人教版高二歷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知識點大家都掌握了嗎?祝大家學習愉快!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2017新人教版高二歷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知識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