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高中生物常見誤解 (三)

2016-12-14 21:43:45 來源:高考學習網

   41.用32P和35S能直接標記噬菌體(先標記大腸桿菌,再標記噬菌體)

  42.RNA中A和U、G和C數目相等(RNA為單鏈結構,不一定相等)

  43.RNA中有T、DNA中有U(RNA特有U,DNA特有T)

  44.基因突變一定能遺傳(發生在體細胞,不可以遺傳)

  45.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后代一定有四種表現型、不一定有9種基因型(如果兩對基因決定一種性狀就不一定有4中表現型;只要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基因型應該是9種)

  46.肌糖原也能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中成為血糖(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

  47.進化地位上越高的生物適應能力越強(適應是現對于環境而已)

  48.進化就一定產生新物種(進化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種;通常情況下,基因頻率改變生物就發生進化了,但不一定就出現生殖隔離形成新物種)

  49.噴灑農藥導致害蟲產生抗藥性(抗藥性的變異是發生在用藥之前,藥只是對抗藥性的變異進行定向選擇。進化是:先“變異”,后“選擇”)

  50.薩頓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基因和染色體存在平行關系,基因在染色體上是摩爾根證明的)

  51.格里菲斯肺炎雙球菌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格里菲斯發現有“遺傳因子”,艾弗里證明DNA是“轉化因子”)

  52.人體含有44條常染色體和兩個同型性染色體的細胞一定是女性的體細胞(它還可能是次級卵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53.生物多樣性直接價值大于間接價值(間接價值是生態價值,通常沒有間接價值,直接價值也就不存在)

  54.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實驗中用排除了微生物的土壤作對照組(實際上它是實驗組,沒有進行處理的土壤(自然狀態)才是對照組)

  55.環境容納量即K值、穩態中溫度、pH、滲透壓、生態系統穩定性等是固定不變的(它們是相對穩定的)

  56.突變的有利和不利是絕對的(實際上是相對的,取決于生存環境)

  57.記憶細胞能產生抗體(只有漿細胞能產生抗體)

  58.吞噬細胞不能識別抗原,反過來又會吞噬細胞、漿細胞能特異性識別抗原。(漿細胞不能識別抗原,吞噬細胞能識別但不具有特異性)

  59.可以用H2O2作材料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H2O2高溫會分解)

  60.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實驗中可以用斐林試劑檢測結果(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需要水浴加熱)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生物:高中生物常見誤解 (三)”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 日本久久一区一本精品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 日日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片a免费观看岛国 亚洲综合在线区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