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2016-12-15 00:00:37 來源:學科網

   以下是高二歷史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的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一)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

  1、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大變革是百家爭鳴出現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會變革時代,造成思想和言論的空前自由

  3、私學興起,教育相對普及,培養了大批人才

  4、動蕩的兼并局勢,各國君主都想稱霸爭雄,所以竟相禮賢下士、招攬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學說B性善說C義利觀:養浩然之氣;先義后利、舍生取義;

  ②歷史地位:A《孟子》成為四書之一B他被稱為“亞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惡論C政治思想:“以禮為主,禮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歷史地位

  A、被視作儒家異端B、唯物思想在中國哲學上具有深遠影響

  (三)墨家

  1、墨子: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2、墨家思想:①兼愛②非攻③尚賢、尚同尚力、節用、節儉

  3、墨家思想歷史地位

  ①代表下層勞動群眾特別是手工業者的利益

  ②戰國一度成為顯學,之后不被重視

  (四)道家

  1、莊子與道家

  2、莊子的思想:“齊物”“逍遙”天與人“不相勝”(天命觀)

  (五)法家

  1、韓非與《韓非子》

  2、韓非的思想:

  ①法、術、勢相結合,建立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

  ②今必勝古、主張變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歷史地位

  ①在當時適應了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②在后世與儒家思想互為表里,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統治思想的理論基礎。

  (六)兵家

  1、《孫子兵法》

  2、孫臏與《孫臏兵法》:重視戰爭規律

  (七)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歷史意義

  1、儒家學說: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

  2、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思想

  3、法家學說:其中的變革思想成為歷代進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二歷史: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免费新区二 |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 色性国产精品不卡视频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动态图 | 日韩中字一区国产综合 | 在线免费看永久AV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