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下學期歷史期末知識點梳理

2016-12-29 22:34:09 來源:精品學習網

   專題四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1. 服飾

    (1)中山裝與旗袍是近現代民族服飾。

  (2)近代,中國男子的流行服飾有長袍馬褂、西裝、中山裝。

  (3)階段

  第一個階段:鴉片戰爭后到新中國的建立。這一階段的階段特征為中式與西式、傳統和現代服飾并存;具體表現在長袍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裝、中山裝、旗袍更成為這一時期的典型服飾。

  第二個階段:新中國建立后到十一屆三中全會。這一時期由于政治上的影響,階段特征為與革命相關的服飾成為主流;具體表現在列寧裝、制服裝、綠軍裝成為社會的流行。

  第三個階段: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階段特征為與世界接軌,多彩呈現;具體表現在,服飾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觀大方轉變,各種款式的服裝層出不窮。

  2.飲食結構:魯菜、粵菜、川菜、淮揚菜四大菜系。近代西餐傳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3.住宅:居室建筑開始出現西化的趨向,中西合璧成為典型特征。

  4.習俗風尚:

  (1)促使變革的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等(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革)以及外來文化的影響。

  (2)近代風俗變遷中最為明顯的是:婚喪禮俗的變遷。婚姻風俗的變遷特征是刪繁就簡。

  5、影響中國近現代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化的主要因素

  一是歐風美雨的潛移默化。西方國家資本的注入,把以工業文明、科學文化和生活方式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國;

  二是維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動。

  6、中國近現代社會的物質生活習俗變遷的特點

  (1)在鴉片戰爭后直至民國時期經歷了由盲目排外向學習西方、由過去的封建傳統社會向現代化社會趨進的過程,呈現出既追新慕異、去土存洋,又新舊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2)建國后由于意識形態的支配,又重新趨于封閉化、獨立化。

  (3)改革開放以后,由于觀念的轉變,與世界聯系愈加緊密,逐漸又跟上了國際的潮流。

  7.交通:牽引動力由人力、畜力向機械動力演進,是交通近代化的趨勢

  (1)中國有自己的自行車制造廠是在20世紀50年代以后。1906年天津有軌電車,1924上海公共汽車。

  (2)中國近代輪船業發端于洋務運動時期。(1865年,中國終于建造成了自行設計的第一艘輪船。)民航事業起始于20世紀20年代。

  8.通信:郵政、電話、電報。

  專題五 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

  一、新航路的開辟

  (1)原因:直接:土耳其擴張阻隔了傳統商路。

  根本(經濟根源):資本主義經濟的萌生。

  (2)最早探尋新航路的國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新航路開辟的四位航海家:(會考要求迪亞士、哥倫布的知識即可)

  ①迪亞士最先到達好望角;②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③達伽馬直通印度;④麥哲倫船隊作環球航行。

  新航路的開辟的經過

  時間 航海家 國籍 支持國 方向 最終到達地

  1487年 迪亞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向東

  好望角

  1497年 達.伽馬 葡萄牙 葡萄牙 印 度

  1492年 哥倫布 意大利 西班牙 向西

  美 洲

  1519—1522年 麥哲倫船隊 西班牙 西班牙 環球航行

  (4)新航路的開辟對世界歷史產生了的影響

  ①引起了“商業革命”( 商品種類--增多,貿易范圍--擴大,貿易中心--轉移)和“價格革命”(貨幣貶值,社會分化)。

  它有力地加強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最主要影響)

  ②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③使各地區和民族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

  ④揭開了殖民擴張的序幕。

  ⑤沖擊西歐的思想文化領域——證明了“地圓學說”的科學性,打擊了教會的威信。

  二、殖民擴張

  1.荷蘭、英國的殖民擴張

  (1)17世紀荷蘭壟斷了世界航運業,成為世界上的“海上馬車夫”。

  (2)英國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塊殖民地是:弗吉尼亞。

  (3)英荷戰爭的導火線:英國頒布《航海條例》。(《航海條例》內容:凡是出入英國或英國殖民地的貨物都必須由英國船只載運)

  (4)英法“七年戰爭”(1756——1763)

  結果:英國獲得法屬北美殖民地,確立在印度優勢,成為海上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帝國。

  2.殖民國家的矛盾和沖突

  戰爭 背景 結果

  1.英西 戰爭 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英國開始確立海上霸權

  2.英荷戰爭 西班牙衰落,荷蘭控制世界;英法崛起

  導火線:英頒布《航海條例》 荷蘭喪失海上霸主地位,失去北美殖民地

  3.英法戰爭 法國插足印度、北美;

  英法在印度、北美矛盾尖銳 英國獲得法屬北美殖民地,確立在印度優勢,成為海上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帝國。

  3.殖民主義的罪惡

  1.野蠻的掠奪

  2.殘酷的屠殺

  3.強盜的貿易 罪惡的三角貿易

  4.★如何辨證地看待殖民擴張活動?

  提示:破壞性、建設性

  對殖民國家而言

  (1)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轉化為資本,歐洲資本主義發展。

  (2)打破世界相對孤立狀態,使世界日益成為相互影響、聯系緊密的整體,促進了世界一體化的進程。

  對殖民地而言

  (1)殖民主義是災難和禍害,造成了亞、非、拉地區的落后。

  (2)殖民主義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促進了殖民地歷史的發展和進步。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歷史:下學期歷史期末知識點梳理”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精品亚洲 | 精品国产精品国在线 | 亚洲最新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精品宅男国产天堂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