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生物進化理論的發展》知識點總結
1.學習目標
(1)描述出什么是種群,判斷一個生物群體是否屬于一個種群。
生活在一定區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叫做種群,例如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2)說出種群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的概念,簡單的基因頻率計算。
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
在一個種群中,某個基因占全部基因的比率,叫做基因頻率。
(3)闡明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統稱為突變。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生物可遺傳變異的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4)說明生物進化的方向是如何決定的。
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方向不斷進化。
(5)說出什么是物種。
能夠在自然狀態下相互交配并且產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稱為一個物種,簡稱種。
(6)說出隔離的概念、種類。能舉例說明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
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叫做隔離,常見的類型是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7)舉例說明什么是共同進化。
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這就是共同進化。例如獵豹和斑馬。
(8)概述生物多樣性是如何形成的。
2.學習建議
(1)要重視對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本節講到了多個基本概念,例如種群、基因庫、基因頻率、隔離、共同進化等。準確地理解這些概念是學好本節知識的關鍵,例如種群這個概念,在掌握時就應特別強調“同種”二字,如果一個生物群體由不止一種生物組成,就不能稱其為一個種群。
(2)要理論聯系實際。如人工培育出的一些花卉、寵物等,是人工選擇的條件下形成的品種,可設想,這些物種在自然條件下,進化方向是否會發生變化。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生物:《生物進化理論的發展》知識點總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