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必修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必備知識點: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展

2017-01-03 15:20:43 來源:精品學習網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歷史必修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必備知識點,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

  一、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1.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

  ①薄伽丘《十日談》,抨擊了封建道德和教會的禁欲思想,宣傳人類平等,主張發展人的個性。

  ②但丁《神曲》,率先對教會的丑惡現象表達了憎惡。

  ③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2.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1517年《九十五條論綱》

  ①認為只要信仰上帝,靈魂便可以得救,而不是靠善行來贖罪。

  ②認為僧侶可以婚配和還俗。

  ③堅持《圣經》高于教皇和教會,每個基督徒有直接閱讀和解釋《圣經》的權利。

  ④還認為君主擁有上帝授予的權力,可以處罰教士甚至教皇。

  3.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

  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主張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認為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反對教會宣揚的禁欲苦行,抨擊教會的腐敗,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質享受,鼓勵發財致富和冒險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學,追求知識。)

  二、啟蒙運動

  1.啟蒙運動的社會影響:

  ①啟蒙運動豐富和發展了人文精神的內涵,具有鮮明的政治革命性質。

  ②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

  ③啟蒙運動首先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④對歐、美的資產階級革命起了影響和推動作用。

  ⑤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思想武器。

  2.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

  啟蒙運動的核心是理性,即人自已思考,運用自己的智力去認識、判斷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認為理性是判斷是非的惟一標準。他們反對一切外在權威,號召人們用理性的力量努力構建一個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會。

  3.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的主要觀點:

  法國伏爾泰《哲學通信》《路易十四時代》

  ①猛烈抨擊天主教會,稱教士為惡棍,教皇為兩足禽獸。

  ②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君主立憲制。

  ③提倡天賦人權,認為人生而平等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其思想對18世紀的歐洲產生巨大影響。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①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提出三權分立學說,其核心是權利相互的“制約和平衡”。

  ②還提出國家的法律不能違背人的理性,法律就是理性的表現。其學說后來成為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

  盧梭《社會契約論》

  提倡“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認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是最激進的民主主義者

  德意志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認為人是一切發展過程的最終價值取向。

  主張主權在民、天賦人權;

  反對暴力革命是近代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哲學家,其理性批判哲學最終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

  最后,希望育路小編整理的高二歷史必修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必備知識點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歷史必修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必備知識點: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展”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亚洲无线码字幕乱码 | 制服丝袜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 在线深夜AV免费永久观看 | 中文字幕欧美日本亚洲 |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一区二区 |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