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綜怎么復習能更上一個臺階?(2)

2017-01-05 15:17:00 來源:教育聯展網

     高考第一輪復習備考指南系列之歷史篇

  高三歷史復習,其中第一輪復習是整個高三復習總體戰略的基礎。這一輪復習效果的好壞可以說直接關系到高考的成敗。下面就第一輪復習的策略談點粗淺看法。

  一、闡釋教材,著重加強揭示歷史的階段性特征,構建歷史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的教學。

  為適應高考歷史以考查歷史思維能力為主的要求,第一輪復習學生應從微觀入手,基本按章節順序把教材劃分成若干單元進行復習,在注重深刻理解歷史現象、歷史概念的本質內涵,認識歷史事件發生的必然性和所產生的影響等方面知識的同時,著重認識和揭示歷史的階段性特征,構建知識的有序結構,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形成歷史知識體系。具體可從三個方面入手。

  二、鉆研《考試說明》,挖掘教材中的隱性知識,加強對抽象知識理解的教學。

  中學歷史《考試說明》是高考歷史命題的基本依據。它對高考歷史學科能力提出了四項九條要求,注重考查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充分體現了歷史學科及選拔性考試的特點。

  所謂隱性知識是指在課本文字和試題材料中沒有直接表述出來,而實際上又隱蔽在其中的那種知識內容和知識聯系。它既包括歷史現象、歷史概念的本質內涵,教材本身縱橫交錯的網絡化的知識結構;也包括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整個學科體系和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及基本的理論觀點。這些抽象知識是構成學科能力的主要因素,教學中如果使學生真正理解掌握了這些抽象知識,那么學科能力就一定會提高。如何挖掘教材中抽象的隱性知識呢?可從兩方面入手。

  第一,論從史出,透析理論原理。

  中學歷史教材中隱含著系統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在第一輪復習教學中,應以歷史知識為依托,通過對基本歷史史實進行歷史理性分析,闡釋出隱含其中的基本理論觀點。具體可以兩個方面進行:1、學生要培養從史實中提煉觀點。例如,復習《法國資產階級革命》,①通過分析其爆發原因,闡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必然性與偶然性”之間的關系。②通過大量史實論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③通過分析法國歷史上“共和制”與君主制、復辟與反復辟的斗爭過程說明“人類社會是曲折地前進,歷史發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規律。④通過分析歷史意義說明歷史現象的普遍聯系性。2、以觀點駕馭史實。如在復習中國古代史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時,先把本章中所隱含的史學理論,如“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等逐條列出,然后從教材中找出史實對號入座加以論證,這樣學生就做到觀點與史實的辯證統一,掌握史論結合的學習方法。

  第二,對比分析,揭示共性和規律。

  許多歷史現象存在著不同點和共同點。教學復習過程中,學生要運用對比的方法加以分析綜合,認識歷史發展具有個性特點的同時,揭示歷史發展的階段特證和共性規律。例如,通過對比分析英、美、法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史實,既可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點,又能揭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共性特征和規律。

  三、講、練、評相結合,鞏固知識、培養能力。

  具體可從三方面入手。

  第一,精講知識重點,以能力培養帶動知識的復習鞏固。

  近幾年業的高考歷史試題日益重視對歷史概念、發展線索、階段特征和知識結構的考查,與它們聯系密切的知識往往就是考試的知識重點。因此第一輪復習中,必須精講這些知識重點,學生應準確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理清歷史發展線索,明確歷史發展的各階段特征,掌握各單元的知識結構,在復習、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精選練習,適量訓練,提高解題能力。

  在復習完每一章節或單元后,應精選一些思維含量高,具有啟發性和典型性的各類題型的練習題(包括近幾年的某些高考試題),進行適量訓練,使自己在復習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掌握和提高解答各類題型的方法和能力。

  第三,及時“評”講,啟發提高。

  對每次書面訓練,檢測性考試卷及時評講分析,針對學生自己在審題、解題中存在的思路或方法上的缺陷,主動找老師交流溝通,使自己在講評中受到啟發,提高解題能力。

  第一輪復習中,講、練、評要有機結合,要以思維訓練為主線,以培養學生自己的歷史思維能力為目標,這樣扎扎實實地搞好了第一輪復習,就能為第二輪的專題復習打好基礎,從而在高考中立于不敗之地。

  (責任編輯:郭躍文)

分享“文綜怎么復習能更上一個臺階?(2)”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综合系列国产91 |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偷拍 |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热线29 | 亚洲日本欧美在线不卡黑配白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