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玻璃水”能否使人在冷凍后復活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阿納托利·博葛丹在實驗中研制出一種“玻璃水”,又稱為“低密度無定形冰”(LDA),該技術將使低溫貯藏可復活性人體器官成為現實!
在醫學領域,目前低溫貯藏人體器官通常用于運輸轉移或其他用途,只有精子和晶胚細胞低溫貯藏經升溫后仍可實現細胞組織的活性。
人體冷凍后是無法恢復活性的,也就是說人冷凍后不可能復活。其主要問題在于低溫貯藏時形成的冰晶形式,它將破壞人體細胞組織的結構。低溫貯藏現十分常見于生活和科技領域,然而人體冷凍技術卻是一個富有爭議和挑戰性的話題,如果將一些患不治之癥患者進行冷凍,過若干年不治之癥若取得技術性突破時,再將身體冷凍的患者加溫蘇醒接受有效的治療。
據了解,博葛丹所研制的玻璃水是通過特殊減緩冷卻稀釋水滴而形成的,玻璃水升溫后形成高粘性水(HVW)。目前,博葛丹強調稱,高粘性水并不是一種新形式的水,許多科學家對此觀點持認同態度。
博葛丹說,“高粘性水并不是一種新形式的水,例如,普通的水和玻璃水都與熱力作用有關,它們仍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目前,高粘性水將對低溫生物學、醫學和人體冷凍法領域的實驗研究帶來希望。”他指出,這種技術似乎不可思議,其實現原理的關鍵就在于冰凍和溶解過程,減緩過度冷卻水的進程,使水最終成為玻璃態而不是結晶態,大體上如果能形成這種玻璃水,那么植物和動物細胞組織便能抵擋過冷狀態而經加溫能復活過來。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生物:“玻璃水”能否使人在冷凍后復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