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期末復習:開放性問題的答題方法
過了元旦,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下面是高二歷史期末復習:開放性問題的答題方法,希望能幫助大家備戰期末考試!
一、所謂開放性歷史試題,就是命題者沒有給出試題的明確答案,只是提出評分參考意見的試題。開放性試題的命制從獨特的角度對有關歷史知識進行多方位、多層次的考查,其答案一般具有非唯一性和不確定性,注重對過程的評價,并且允許和鼓勵學生自己的創見。
二、解答開放性問答題必須明確:重要的不是持何種觀點,而是能有理有據的論證自己的觀點,即論證是否符合邏輯,是否嚴密,材料與觀點是否統一,理由是否充足。
三、因此,解答此類題目:
首先要確定觀點。
其次,要通過對史實的概括提煉,來充分支持觀點。
第三,要做到史論結合,有論有據。
第四,論述要全面,如該題在肯定積極作用的同時,要指出消極作用,切忌絕對化。
四、評分標準與答題方法(可供參考)
1、觀點明確(2分)。觀點表述完整且合符邏輯。(2分)
判斷是非,表明自己的觀點,并有概述性表述。
選擇觀點的基本原則:一般試題所給材料中會有多種觀點,選擇哪一個觀點至關重要。觀點不是選得越多越好,如果觀點選得過多,就不能夠對觀點進行充分論述,因此建議學生選取其中的一種觀點(一些試題會要求對材料中所有觀點進行評述)。
2、評論(6分):合理運用史實來論證自己的觀點(3分)。史實要注意多角度分析(3分)。
在這一步當中有注意將母觀點(即總的觀點)分解成若干個子觀點,用所掌握的史實進行多層次、不同角度地論證。觀點的展開要有層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淺入深,環環相扣,邏輯嚴密。而每個觀點都要有史實的支撐,做到史論嚴密結合。
“多角度”可能的幾種形式:
思路一:社會歷史諸方面(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外交、社會生活、際關系等)。
思路二:外因、內因。
思路三:國際因素、國內因素。
思路四:歷史諸時段
思路五:兩方面進行評述
思路六:古今、東西、南北)比較方法進行論述的
思路七:從哲學的、歷史的、政治學的等多學科角度進行論述
思路八:與該事件有關聯的多個主體(國家或組織)等。
不同的問題適用不同的思路,在審題時一定要先整理出思路再寫答案,千萬不能想一句寫一句。史實與觀點要緊密結合,要準確運用所學的知識,表述要準確,層次要清晰。
3、論證充分、層次清晰、表述清楚。(2分)
適當小結,升華觀點。結論正確,首尾呼應。能由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能抓住本質,給人以深刻啟示。
言語“歷史話”,語言要有史學之一般特點。要真實準確又頗具文采,要講究理性又富感染力,切忌文學之朦朧浪漫和虛構夸張的散文化傾向。
高二歷史期末復習:開放性問題的答題方法就整理到這里了,預祝考生取得優異的成績!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歷史期末復習:開放性問題的答題方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