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城市與城市化
1.城市中心地區一定是商業區嗎?為什么?
城市中心地區因人口流動量大,且交通便利,有利于商業活動的發展,故一般城市的中心地區地租較高,多發展為商業區。
但有些城市因為歷史或其他原因,城市中心區成為其他功能區,如北京因歷史原因,城市中心地區為行政區;一些城市為提高城市環境質量,協調城市人地關系,城市中心區布局生態公園。
2.目前,許多中小城市都希望提升自身的等級,是否所有城市的等級都可以提高?
城市等級的提升和服務范圍的擴大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優越的地理位置、發達的交通或豐富的資源只是提供了條件,而不是決定因素。城市等級高低的確立是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服務范圍的擴大,有時并不能提升城市等級,因此并不是每個城市都能逐漸提升其層次的。
3.部分發展中國家過度城市化為什么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
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入城市成為城市人口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現之一。發達國家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是因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業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而產生,而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則主要是因農村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產生的。
因此,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并不是城市中二、三產業迅猛發展的真實反映。這種過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超過了本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且城市基礎設施落后,這種類型在南美洲國家表現突出。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地理:城市與城市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