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第二國際的建立
第二國際的建立(1889年,巴黎)
(一)成立條件(階級、思想、組織、領導,見上一目)
(二)性質:聯合組織。
(三)決議:1、通過每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決議;2、工資工時和勞動保護;3、政治斗爭和經濟斗爭;4、反對戰爭反對軍國主義;5、反對殖民主義和實行民族自決
(四)作用:推動合法斗爭
(五)分化:左、中、右。
(六)后果:修正主義占據上風,一戰中許多國家工人黨倒向本國帝國主義政府,第二國際因政治分裂而破產。
(一)條件:
1、階級:70年代,俄國無產階級開始成為一支獨立政治力量
2、思想:80年代,馬克思主義在俄國傳播(普列漢諾夫)
3、組織:80年代,俄國出現第一批馬克思主義小組
4、領導:列寧做了建黨準備工作
(二)標志: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二大召開
(三)評價:帝國主義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責任編輯:楊旭杰)
分享“高二歷史:第二國際的建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