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第二國際的發展現狀
當代北歐主要是就是堅持第二國際的路線。“二戰”以后,社會民主黨在聯邦德國、瑞典、挪威、芬蘭等一些國家執政。它的主要特征是:放棄無產階級的暴力革命,通過議會合法斗爭執政;實行民主政治,反對專制主義;靠市場力量配置資源,國家對經濟實行調控,不實行國家所有制;實行高福利,真正踐行“共同富裕”,實現“從搖籃到墳墓”了社會福利計劃。
百年后,第三國際的當年成員大都被取代,除了中國朝鮮古巴越南四國還在堅持共產主義道路。第二國際的繼承者社會黨國際,在北歐為全世界詮釋著真正的共同富裕樣板,成為民主社會主義的典范,2010年丹麥成了155個受調查的國家中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中國則位居倒數三十位之列。當然,福利過剩對當今的歐債危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面對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第二國際的主要成員--英國工黨和德國社會民主黨明確提出了民主社會主義的新主張和改革,英國工黨領袖布萊爾提出了第三條道路取代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德國社會民主黨提出多元化民主化的改革,得到民眾支持再次上臺執政。東歐各國基本上都由社會黨執政。
社會黨國際闡述的民主社會主義的基本綱領和原則:①意識形態上主張多元主義,目標是建立一個社會公平合理、生活美好、自由與世界和平的制度。②把民主社會主義作為替代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第三種力量。③主張“政治民主”、“經濟民主”和“社會民主”。強調自由、民主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所在,是任何真正的社會主義綱領的出發點。主張多黨制,反對一切階級專政。自稱“社會黨人的奮斗目標是以民主方法建立一個自由的新社會”。
第二國際約有90個成員黨,很多是有名的勞動者政黨。如澳大利亞工黨,奧地利社會黨,比利時荷語社會黨,比利時法語社會黨,巴西民主工黨,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加拿大新民主黨,智利激進黨,哥斯達黎加民族解放黨,丹麥社會民主黨,芬蘭社會民主黨,法國社會黨,德國社會民主黨,英國工黨,匈牙利社會民主黨, 意大利社會黨,意大利社會民主黨,日本社會黨,日本民社黨,盧森堡社會主義工人黨,荷蘭工黨,新西蘭工黨,挪威工黨,葡萄牙社會黨, 西班牙工人社會黨,瑞典社會民主黨,瑞士社會民主黨,美國民主社會主義者組織,美國社會民主黨等。
(責任編輯:楊旭杰)
分享“高二歷史:第二國際的發展現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