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必修三上學期期末必備知識點: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展

2017-01-11 10:37:28 來源:精品學習網

    讀史可以明智,讀史可以明興亡、知更替,可以醫愚,可以清心。育路小編準備了高二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復習要點,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1、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了解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

  三民主義指的是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民族主義即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國主義支持的清朝封建統治;民權主義指“創立民國”,就是通過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這是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核心);民生主義即“平均地權”,也就是孫中山主張的社會革命,是資產階級的土地革命綱領。

  理解新三民主義

  ①新三民主義的提出: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一大通過宣言,接受中國共產黨的反帝反封建主張,實際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

  ②新三民主義的主要內容:新三民主義在民族方面增加了明確反帝和實現國內民族平等。在民權方面增加了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權主張。在民生方面,增加了節制資本,實行耕者有其田等內容。

  ③新三民主義的意義:新三民主義發展了舊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有著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標,即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對封建軍閥統治,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和國民革命時期的旗幟。

  認識三民主義在推動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義在推動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①三民主義的作用:三民主義,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綱領,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論指導。在三民主義的理論指導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②新三民主義的作用: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和國民革命時期的旗幟。此后,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在全國展開。

  2、毛澤東思想

  了解毛澤東思想在工農武裝割據和新民主主義理論方面的主要內容

  工農武裝割據理論: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創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論。這一理論形成于井岡山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標志。

  新民主主義理論: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集中全黨智慧,先后發表了《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文章,在分析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對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作了詳盡完整的論述。

  A中國當時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第一步是民主主義革命,第二步是社會主義革命。毛澤東創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科學概念,描繪了新民主主義社會的藍圖及前景。

  B延安時期(抗日戰爭時期)是毛澤東思想成熟的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完整闡述,成為這一時期最重大的理論成果。

  了解毛澤東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方面的主要論著

  新中國成立后,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毛澤東發表了《論十大關系》和《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報告,創造性地提出兩類矛盾學說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科學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問題。

  認識毛澤東思想的深遠影響

  A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

  B影響: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中國共產黨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理論武器,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思想根源。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毛澤東思想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C地位:在1945年召開的中共七大上,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3、鄧小平理論

  了解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

  ①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過程:

  A 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發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成為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標志。

  B 1978年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標志著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C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鄧小平明確提出,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D 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根據鄧小平的意見,系統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規定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會議第一次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作了系統概括。

  E 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個根本問題,他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判斷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標準應是“三個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南方談話把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標志著鄧小平理論的成熟。

  F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改革的下一步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G 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鄧小平理論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②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

  A在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問題上,強調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B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問題上,作出了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

  C在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問題上,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D在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問題上,強調改革也是一場革命,也是解放生產力,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E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外部條件問題上,指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

  F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政治保證問題上,強調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G在社會主義的戰略步驟問題上,提出分三步走戰略。

  H在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問題上,強調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必須依靠廣大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必須依靠各族人民的團結,必須依靠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

  I在祖國統一的問題上,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創造性構想。

  認識鄧小平理論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

  A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B鄧小平理論著重解決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

  C鄧小平理論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是引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旗幟,是當代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支柱。

  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內容

  A“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內容是: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 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C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復習要點,希望大家喜歡。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歷史必修三上學期期末必備知識點: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展”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精品高潮久久久久 | 亚洲日韩在线a视频在线观看 | 五月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旡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国产免费综合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