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達標測試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一政治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一、選擇題
1、(06重慶卷32)我國政府主張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其實現途徑是:
A.提高我國綜合國力 B.建立國際新秩序
C.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加強與第三世界的合作
2、(06上海40)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上明確提出:用15年的時間使我國進人創新型國家行列。我國積極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因為:
①國家長治久安需要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 ②創新型國家就是僅靠自己研發先進技術
③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從集約型向粗放型轉變 ④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是自主創新能力的競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6上海18)2006年春,我國領導人出訪的足跡遍及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我國開展全方位外交,與各國加強聯系、深化合作和積極交流。這表明:
A.我國主張的國際新秩序已經建立 B.維護國家主權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C.我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 D.加強國家間的合作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立足點
4、(07全國Ⅱ35)近年來,美國奉行的單邊主義和先發制人的戰略頻頻受挫,歐盟一體化進程加快,俄羅斯、印度、中國等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大國之間出現了既合作又競爭的態勢。所有這些表明:
A.世界格局繼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B.強權政治已經退出歷史舞臺
C.當今世界已經是一個多極世界 D.反對霸權主義失去了現實基礎
5、(07重慶35)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資料顯示,在“十五”期間的前4年,國家財政對科技的投入年均增長17.45%。但目前我國每年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率偏低。這說明,在綜合國力較量中,我國增強科技力尤其需要:
A.加強科學技術交流 B.提高科技成果的經濟效益
C.加大科技經費投入 D.提高科技應用和發展水平
6、(07寧夏18)2006年月中國政府宣布:免除同中國有外交關系的所有非洲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截止2005年到期的政府無息貸款債務;到2009年使中國對非洲國家的援助規模比2006年增加一倍;把同中國有外交關系的非洲最不發達國家輸華零關稅待遇商品由190個稅目擴大到440多個。這表明:
A.中國已是一個經濟發達國家
B.中國外交戰略重點轉向了非洲
C.中國與非洲國家的經濟交往以非洲國家利益為出發點
D.中國政府以平等互利原則處理與非洲國家的經濟關系
7、(07北京33)中華民族崇尚親杜善鄰,主張和而不同。孔子在兩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譽為處理國家間關系的“黃金法則”。在有關我國外交政策的闡釋中,最能體現“黃金法則”是:
A.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C.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D.對外關系的基本立足點
8、(07山東20)假如讓你寫—篇集中反映中國2006年度外交恬動的年終專稿,需要確定—組體現中國外交主張的“關鍵詞”,請結合政治生活知識,從下列選項中選出最準確的一組 w.w.w.k.s.5.u.c.o.mwww.ks5u.com
A.獨立自主 和平共處 文化滲透
B.和平發展 戰略結盟 我國的獨立和主權
C.多邊外交 和平發展 負責任的大國
D.經濟全球化 政治多極化 文化多元化
9、(07海南12)針對朝鮮核問題,中國政府提出了朝鮮半島無核化、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反對加劇半島緊張局勢等主張,積極推動六方會談。中國政府之所以做出上述外交努力,是因為:
①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②維護中國的獨立和主權是當前的首要任務③中國需要為自己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④朝核問題的解決必須以朝鮮的國家利益為出發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08北京32)汶川地震發生后,中國人民在抗震救災中爆發出的巨大力量贏得了世界贊譽。海外媒體發表評論說,一個領導人在兩小時內就飛赴災區的國家,一個能夠出動十多萬救援人員的國家,一個企業和私人捐款達到數百億的國家,一個因爭相獻血而排長隊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垮。這表明
①提高國際影響力是發展綜合國力的關鍵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③動員和組織能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內容④物質力和精神力都是綜合國力的組成部分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08重慶35)近年來.我國領導人頻繁出訪拉美、非洲、中東地區.我國與阿拉伯國家、非洲、太平洋島國和加勒比海地區國家建立多種合作論壇。至2007年底,我國參加了130多個國際組織,在多邊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材料體現的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是
①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②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③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 ④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08天津35)3《京都議定書》規定了相關發達國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標。為完成減排指標,部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建立了減排份額交易機制。發達國家從中可獲得投資收益和減排份額;發展中國家則可以獲得相關的先進技術和資金,促進節能減排。這表明
A.建立國際新秩序,有利于實現互利共贏
B. 開展國際競爭,有利于形成多樣化格局
C.各種力量相互依存,有利于實現和平共處
D. 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有利于促進共同發展
二、非選擇題
13、(07全國Ⅰ3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三: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中國與貿易伙伴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也有所增加。面對這一狀況,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完善我國涉外經濟體制和法規政策、建立產業損害預警機制、開展與貿易伙伴國的經濟戰略對話、改革人民幣匯率機制、積極增加進口、主動減免某些非洲國家的債務等。通過這些努力既維護了我國的國家利益,又避免了貿易摩擦的升級。
運用政治常識中有關國際社會的知識,分析我國政府為什么在采取材料三中列舉的措施后,既維護了我國的國家利益,又避免了貿易摩擦的升級。(14分)
14、(07四川39)(6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多次公開闡明:中國過去不稱霸,現在不稱霸,將來強大了也不稱霸。今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們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
指出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政治學依據,并以近年來我國處理某地區一國(或多國)關系的事實,說明我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正確性(10分)
15、(08全國Ⅱ39)抗日戰爭爆發后,蘇聯援華物資通過西北陸路運到中國,英美物資通過香港、越南和1938年開通的滇緬公路運到中國。威廉·凱寧在《飛越駝峰》一書中指出:“從這方面看,中國維持戰爭的能力完全變成了一個供應問題。”
1942年3月,中國和美國合作,開辟了從印度阿薩姆邦汀江至中國云貴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線……駝峰航線。3年中,中、美通過這條航線,將大量物資空運到中國境內,并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駝峰航線”增進了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但新中國建立后相當長一個時期,由于意識形態等原因,美國政府采取敵視中國的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兩國關系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政府采取既接觸又遏制的對華政策,從而使中美關系一直處于既相互借重與合作、又相互制約的復雜狀態。運用所學的政治常識回答:中美關系的曲折變化說明了什么?(4分)依據我國的外交政策,你認為應怎樣處理當前復雜的中美關系?(6分)
16、(08寧夏39)39.材料一 20世紀80年代以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組織數百位科學家經過長期的觀測、調查、實驗和分析探討,先后發布了四個“氣候評估報告”。1990年報告稱“近百年氣候變化可能是自然波動,或人為活動,或二者共同影響的結果”;1995年報告指出,人類活動對地球氣候和氣候系統的影響已經可以“被檢測出來”;2001年報告認為,“新的更強證據表明,過去50年觀測到的大部分氣候變暖可能歸因于人類活動”;2007年報告強調,“人類活動很可能是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并將這種可能性從2001年的約66%提升到90%以上。
材料二 雖然中國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當于美國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65%,但面對全球氣候變暖和中國國內嚴重的環境污染以及能源緊張情況,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胡錦濤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向國際社會莊嚴承諾,中國將全力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并提出了堅持合作應對、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公約主導地位、堅持科技創新等四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建議。
(2)胡錦濤主席向國際社會所作的莊嚴承諾以及提出的建議是如何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12分)
《政治生活》第九課 維護世界和平 促進共同發展
高考試題匯編練習答案
一、選擇題
1.B 2.B 3.C 4.A 5.D 6.D 7.C 8.C 9.B 10.D 11.B 12.D
二、非選擇題
13.①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促進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②這些政策是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生動體現,既有利于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又充分考慮了貿易伙伴國的利益。③通過協商和談判的途徑來解決貿易磨擦和分歧,可以避免貿易磨擦的升級,實現雙贏。
14.政治學依據:① 和平與發展是當信時代的主題。②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正確性:①以具體事例說明,走和平發展道路有利于維護我國的獨立與主權,有利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符合中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②以具體事例說明,走和平發展道路有利于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符合世界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15.國際關系的內容和形式是多方面的。國際關系是發展變化的。國家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主要是由各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4分)。在中美關系中努力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積極發展同美國的合作關系,努力化解分歧,推進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發展(6分)。(注:如考生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給分;如考生只是簡單答出我國外交政策的五條基本內容,可以酌情給分。)
16.氣候變暖問題關系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并全力機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與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是一致的。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主張既積極回應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減排要求,又充分考慮了中國的國情,體現了中國政府在對外活動中堅持獨立自主的基本立場。 面對氣候變暖問題,中國政府所提的四點建議體現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外交政策新理念。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一政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達標測試”到: